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美援朝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50625朝鲜人民军进攻韩国,朝鲜内战爆发
1950627美国第七靓队驶进台湾海峡,军事介入台湾海峡
195077日节37可不的美国到集15国,组成由美国指挥的所谓“联合国军”
1950915“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1950930韩国军队越过“三八践”
1950102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最后的出兵决定
195010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19501125日至129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杨根思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捍卫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
1950125中国人民志愿军收复平壤
1951422日至52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
1951710双方在开城开始停战谈判
19521014日至1125上甘岭战役,黄继光牺牲,年仅21
1953719双方谈判代表于板门店达成停战协议
1953727停战协定正式签字

——据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著(抗美援朝战争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2021-10-03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0—1939世界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1922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苏联建立
1914费迪南大公遇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马恩河战役
1929经济大危机爆发
1917墨西哥颁布资产阶级临时宪法;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93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19巴黎和会召开1933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20-1940印尼爆发反对荷兰的民族起义;
印度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时期
1935-194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21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开始;
1938德国吞并奥地利
1921-1922华盛顿会议召开193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2-21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3 . 20世纪中后期的大事年表,从下述大事年表中,综合可以得出
时间大事
1945年联合国成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1952年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A.联合国保障了世界和平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
C.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各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2022-01-27更新 | 429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0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4 . 机器与工业社会自18世纪下半叶始,以机器发明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波及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与工业社会大事年表

1733(英)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1765(英)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英)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机
1797(美)埃里·惠特尼将标准化零件引入制造业
1829(英)乔治·史蒂芬森发明机车——火箭号
1832(英)选举改革把选举权扩大到下议院
1833(英)工厂法案限制纺织厂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2(英)煤矿法案限制煤矿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8(德)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51(英)伦敦水晶宫博览会
1879(美)爱迪生发明实用电灯
1913(美)亨利·福特将流水线引入汽车制造业

——依据世界史教材整理

材料二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   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其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19世纪的帝国主义扩张几乎完全是欧洲人的事。但是到这一世纪末,两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它们是美国和日本。美、日两国都在19世纪末实现了快速工业化,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欧洲列强的旗帜在全世界飘扬时,美、日两国的领导人决定,他们也要参与建立全球的帝国主义秩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材料一“机器与工业社会”表现出哪些特征?
(2)材料三“反对派倒幕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机器与工业社会”的认识。
2022-06-10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5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72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

首次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410日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5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

813-9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恢复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

19783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5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日,《光明日报》转载此文。

12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摘自唐培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指导思想拨乱反正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11-09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5 现代中国-【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