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治维新初期,暮藩体制下“‘国’即意味着各个‘藩’”的观念十分浓厚,出身长州藩等地的士族长期把持国政。鉴于此,19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在修身、唱歌、历史等课程中强烈灌输国家观念,统一国语,组织师生拜读《教育救语》,“将法理上天皇的绝对权力灌输到国民精补的各个角落”。1872年,政府在《征兵告谕》中晓谕全国所有“皇国一般之民”都有精忠报国之义务。1876年底,日本基本上变为整齐划一的3府35县的政治体制,统一的明治政府成为全国民众面对的政治对象。此外,政府还建立神道教,从宗教方面培养民众的国民意识。

——摘编自高燎《明治维新与近代日本乡村国民意识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强化日本国民意识的措施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强化日本国民意识的影响。
2 . 【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惨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战争促使晚清留学教育结束了20多年的徘徊局面,以异常迅猛的态势展开。……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400余人、1906年的12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留日热潮的产生归结起来,一方面与清政府“以敌为师”“师日制日”的留学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政府推行的“吸引”政策有关。洋务派的张之洞在1898年《劝学篇》中专设《游学》一章,论述游学日本的必要性。他指出,日本迅速强盛的原因在于有一批出洋留学的人才,他还列出了留学日本的五大优点。……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以“倍敦友谊”“代培人才”为幌子,采取“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达到逐步控制中国的目的。

材料二   晚清大规模的留学日本热潮进一步打破了文化教育上的封闭状况,通过日本输入西学,介绍了先进文化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变革。更重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留日学生组织了政治群体,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1911年之前留学教育的最大成果来自留日浪潮,它直接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留日学生邹容、陈天华的著作《革命军》《猛回头》等为反清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黄兴、宋教仁等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此外,陈独秀、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鲁迅成为著名思想家,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贡献卓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凯、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留日热潮”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留日教育”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2023-02-1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2-2023学年高一2月调考历史试题
3 . 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人们普遍对一战的损失与流血记忆犹新,有些上层人物对法西斯独裁者公开表露同情,英国政府也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导致英国(     
A.法西斯主义的盛行B.反战运动高涨
C.放弃大陆均势政策D.实行绥靖政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重要的世界性危机

时间危机概况
1914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巨大人员和经济损失,加速了欧洲霸权衰落的进程。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世界格局发生深刻改变
19181920西班牙大流感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超过超过5亿人感染,2500万人死亡。突如其来的大流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也开启了欧美国家全民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福利保障系统的讨论与尝试
19291933经济大萧条由美国股市崩溃开始,逐渐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迫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放弃盛行一时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德、日、意等国甚至走上法西斯集权道路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法国等传统强国失去了对于世界格局的支配权。美国再次成为最大的赢家,利用自身的实力,主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美国规则”成为世界的规则
1962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场。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并进行战争威胁。该次危机险些引发双方之间的直接冲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才告平息
1973第一次石油危机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大幅提高原油价格,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性危机”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有关行政事务方面的国际机构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如国际电讯联盟、万国邮政联盟等,到1914年这类组织已增加到30多个。此外,一些非官方的国际团体也建立起来,如各国议会联盟、国际工会联合会以及有关宗教、科学、文学、体育的团体。这反映了(     
A.世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B.世界各国依存度不断加深
C.国际法的权威性不断增强D.国际争端得到了和平解决
2023-01-14更新 | 672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历经数次重大变革。在这些体系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系的时间最短,仅存在了近20年就迅速走向了瓦解。下列各项中与该体系的内容密切相关的是( )
①承认波兰复国                       ②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③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   ④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经过众多国家的一致行动,《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武力使用或威胁,其中“大国一致原则”和“核均衡”是禁止使用武力条款赖以实施的“双支柱”。同时,联合国主张和推动其他价值,如自决权、人权、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公正的国际秩序,但是这些价值均不能以战争或武力来达成。联合国的这些举措(     
A.意在促进国际安全机制的发展B.颠覆了欧洲旧有的国际法规
C.体现出大国之间协调合作加强D.带有帝国主义强权政治色彩
8 . 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2022-11-25更新 | 524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非战公约》关于“战争”的使用是比较笼统的,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同时,关于禁止战争的措辞本身是不明确的,如果要禁止战争,应当要禁止一切形式的战争,如武装干涉、封锁等,但是公约却避而不谈。该学者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强调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B.进一步完善了集体安全机制
C.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有限D.加剧了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咸丰四年九月,曾国藩攻克武昌,咸丰帝闻讯打算任其为署理湖北巡抚。有人进言“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咸丰闻后“默然变色者久之”,遂收回谕令,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的空头虚衔。由此可知(     
A.地方势力开始挑战中央集权B.清廷对地方势力的矛盾心态
C.咸丰朝堂庸臣当道政治昏暗D.空头虚衔使曾国藩消极平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