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观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下列皇帝称呼中,属于年号的是(     
A.乾隆B.隋文C.太宗D.光武
2024-02-0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4年,有英国学者指出: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全球性,世界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则是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的全球史。他不仅认为欧洲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已非中坚力量,而且认为自古以来,如果看不到亚洲、阿拉伯、拜占庭和斯拉夫民族的影响,看不到欧洲与广大世界的联系,也就无法理解西欧的历史,他指出,正在兴起的亚洲不久将把欧洲抛在后面。世界历史发展的最高时代不是欧洲或欧洲化的时代;欧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是太平洋时代。他倡导建立全球历史观,“不仅放眼世界、展示全球,而且不带成见和偏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的一切民族的建树”。

——摘编自【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1908—1984)《当代史纲要》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A.该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B.出土文物信息较为可信
C.当时各国君主专制逐步确立D.史料会体现一定主观性
2023-12-18更新 | 126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产力在那里发展的社会组织,当初虽然助长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发展的力量到那社会组织不能适应的程度,那社会组织不但不能助他,反倒束缚他、妨碍他了。而这生产力虽在那束缚他、妨碍他的社会组织中,仍是向前发展不已。发展的力量愈大,与那不能适应他的组织间冲突愈迫,结局这旧社会组织非至崩坏不可。这就是社会革命。新的继起,将来到了不能与生产力相应的时候,他的崩坏亦复如是。可是这个生产力,非到在他所活动的社会组织里,发展到无可再容的程度,那社会组织是万万不能打破。而这在旧社会组织内,长成他那生存条件的新社会组织,非到自然脱离母胎,有了独立生存的运命,也是万万不能发生。恰如孵卵的情形一样,人为的助长,打破卵壳的行动,是万万无效的,是万万不可能的。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的观点。
(2)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论证李大钊的观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中学历史小组在组织知识竞赛时,设计了一道考查时空观念的题,每个时期都选用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词。那么①②③处依次应填写(     
A.“蛋壳陶”、丝绸之路、大运河B.内外服制、《史记》、“八王之乱”
C.内外服制、里耶秦简、“八王之乱”D.甲骨文、里耶秦简、三省六部制
2022-12-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与传统的观点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把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归之于西方人的“竞争”:意大利人继续与阿拉伯商人做生意,双方都“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深感不满,他们想自己另寻一条到东方的航路,“以分享这笔厚利”。由这一解释可知(     
A.历史探究很难得出真相B.历史解释一定要符合传统
C.历史成因可以多元解读D.历史观点不同源于阶级不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盾姆斯.安丹森摄—《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1979年)


材料二   据当事人回忆,19781213日,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达成协议,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向中国主要城市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在中国设专厂灌装并销售。在可口可乐装瓶厂未建立起来之前,从1979年起,用寄售方式由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安排销售。根据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的安排,在香港五丰行协助下,首批3000箱瓶装可口可乐于1979年底由香港发往北京。

——摘编自李杨《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中国新闻周刊》2008428日)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找出其中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哪一则材料更符合史实,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至少两条)
2021-12-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大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A.历史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B.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为了更好掌握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等几个主要史学观点,我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中国近代史模式”为题进行了讨论并绘并制了下表, 其中属于从社会史观角度分析的是
模式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①“冲击—反应”模式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②“侵略—革命”模式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③“农耕—工业”模式是一部展现中国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历史
④“碰撞—交汇”模式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史

A.①B.②C.③D.④
2021-09-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传统观点认为,元杂剧在元英宗年间呈现衰落,是因为元代末期社会经济的衰退;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知识分子地位发生了变化;又有学者提出,剧本结构的弊端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元杂剧在元英宗年间衰落的认识
A.只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其他剧种衰落的研究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念可信
2021-09-04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