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观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出处
齐国大夫崔杼杀死齐庄公后,太史和两个弟弟都因坚持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被杀。南史氏听说此事后,担心历史记载中断,“执简以往”,发现太史的四弟已经如实记录才放心地回去。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贞观年间,褚遂良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唐太宗欲索取过目,被他拒绝。太宗问他:“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褚答曰:“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据《旧唐书·褚遂良传》
袁枢负责编修国史,宰相章惇的后人以同乡身份,婉转请袁枢“文饰”章的传记。袁枢当即拒绝:“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下,不可负天下后人公议!”据《宋史·袁枢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如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12-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选科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刘三姐》由一个地方性、边缘性、分散性的民间传说,被发现、被改造成为一个代表广西乃至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与每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刘三姐》的形象变化

古代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在古代多见于传统精英文献之中,其人被称为“刘三妹”。清代《歌仙刘三妹传》,称刘三妹出身高贵,“七岁好笔墨……十二通经史,善为歌”。“擅读书、解音律”的白鹤乡少年张伟望不辞跋涉,登门叩访,礼尊宾主,一唱一和,所对之歌皆为阳春白雪。

民国

刘三妹常常被塑造为“贫家女儿,自制土歌,以卖歌为生”。1929年歌剧《刘三妹》围绕她和白鹤秀才的爱情故事展开,最后两人私奔并化石成仙,刘三妹成了为爱情奋斗的女性。

新中国建国后,“刘三妹”被改名为“刘三姐”,并强调其下层贫民的出身以及屡遭哥哥和地主迫害的悲惨身世,她用山歌歌唱劳动,痛斥邪恶,招来财主的怨恨,最终刘三姐在群众的帮助下逃离地主的迫害,唱着山歌消失在美丽的漓江上。

——摘编自陈蕴茜《山歌如火:刘三姐的性别意识与阶级抗争》


提取材料信息,对刘三姐的形象加以阐释。
2022-11-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是个什么样的年代?

材料一   下图是《人类简史》中19世纪的漫画历史年表


——据美国学者房龙《人类简史》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烟硝中诞生,在资本积累上茁壮,随帝国扩张而臻于巅峰、乍然崩解。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贝克特认为,奴隶制、殖民主义和强迫劳动,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不是资本主义历史的对立面,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不能仅基于对欧洲历史的考查,如果从亚洲、非洲和美国等地区的视角来看,19世纪是野蛮和极端的年代,奴隶制和帝国主义蹂躏了全球的大部分地区。

——摘编自于留振《新资本主义史与美国史研究的新趋向——再论<棉花帝国>》


(1)材料一作为研究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史料,有何不足之处?
(2)材料二、三研究世界历史视角有何不同?请加以说明。
(3)考虑19世纪的历史,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大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A.历史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B.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89年埃菲尔铁塔建成后,许多人批评它丑陋,无用和破坏巴黎景观;后来人们普遍认为铁塔是纯粹的技术能力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典范。法国社会对埃菲尔铁塔的认识说明:
A.后期社会评价比早期观点客观公正B.体现了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时代特征
C.历史评价随着时代变化而逐渐发生改变D.技术发展决定了全社会的审美趣味
6 . 史学家傅斯年的观点是强调论从史出,史论不能超越史料而人为地拓宽、转变、拔高。下列各项历史事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事实历史结论
A墨子的主张“兼爱”“非攻”墨子的思想发展至今成为和平主义思想
B朱熹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朱熹是理学的开创者
C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全世界得到了弘扬
D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宣布废除沙俄政府在中国取得的若干特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AB.BC.CD.D
2020-12-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所谓'欧洲的兴起'只是人类历史上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苦心孤诣地搜罗欧洲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其贴上理性、进取的标签,直至将欧洲树立为世界的榜样,从中挖掘普世性的文化特质只能是制造神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要从全球视野阐释历史B.欧洲率先完成社会转型
C.以欧洲为中心研究历史D.欧洲文化是普世性文化
8 .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内涵
唯物史观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A.纸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B.指南针传入欧洲,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C.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D.《梦粱录》中写道:“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说明当时指南针已用于航海
2020-11-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抗战时期,一批史学家注重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和历史发展趋势。如1945年郭沫若在《战时中国史学研究》中说:“旧的封建生产方式早已完全过时,而且危害着现代社会。……中国应当现代化、工业化。”这些史学家旨在
A.敬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B.展示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C.为民族复兴提供历史依据D.说明历史研究应尊重客观史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B.进化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