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观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如表可知(     
不同时期学者对武则天的评价
706年崔融
《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禀朔”。
南宋朱熹
《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1929年振之
《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A.学者素养制约历史研究B.历史评价难以形成共识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标准D.时代需要影响历史评价
2024-01-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晋时期陈寿写出的史书《三国志》认定曹操为正统,因为作者要考虑晋政权的合法性。而从南宋朱熹开始,逐渐出现拥刘贬曹的倾向,这受南宋偏安、需要增强自身合法性的影响。至元末明初,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将蜀汉列为正统。据材料可知(     
A.阶级立场不同影响价值判断B.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事实的记录和解读具有偶然性D.史书比文学作品更具史料价值
3 . 唐朝开始,政府逐渐重视正史的编修。贞观三年,太宗设立了秘书内省专职整理修订五代史,称其“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后又将史馆独立出来,转置到门下省由宰相监修并形成制度。史馆制度的发展反映出(     
A.官方历史编纂机制开始确立B.政府奉行宽松的文化政策
C.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D.国家以史为鉴的政治智慧
2023-01-11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备考实用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指出,中国“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的5年左右,或者它传到第二代、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中国历代王朝能否通过这个“瓶颈”在根本上取决于
A.君主的品德才能B.当时的社会条件
C.经济的恢复发展D.历史的兴亡规律
2022-01-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所谓'欧洲的兴起'只是人类历史上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苦心孤诣地搜罗欧洲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其贴上理性、进取的标签,直至将欧洲树立为世界的榜样,从中挖掘普世性的文化特质只能是制造神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要从全球视野阐释历史B.欧洲率先完成社会转型
C.以欧洲为中心研究历史D.欧洲文化是普世性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