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皇五帝、禅让制、邦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相传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体现的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察举制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竹书纪年》有“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的记载。韩非子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这表明最高权力的更替(       
A.具有一定的民主性B.遵循选贤举能原则
C.带有浓厚宗法色彩D.体现了强力的作用
3 . 黄河、长江为原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也带来了频繁的水旱灾害。大禹面对洪水,“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九山”;面对灾荒,“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指挥各邦国人民疏通水道、兴修水利,在各邦国之间调度粮食。这些举措的深远影响在于(     
A.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B.标志着政权国家的产生
C.为禹登上王位赢得了威信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
4 . 20世纪上半叶,考古学家发现一座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的遗址,城北地带有绵延20余公里的水利系统,城中有十几米的高台,在高台上建有大型广场和建筑。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南北联系不断加强B.手工技术突飞猛进
C.早期国家雏形出现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此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本是依据神化传说编撰而成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历史最真实
2023-12-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贵百河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竹书纪年》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禁闭、阻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该记述(     
A.可用于研究早期国家的建立B.符合后世对禅让制的基本认知
C.可作为研究部落时代的信史D.反映出权力更替中的斗争色彩
7 . 传说中华文明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大约相当于“五帝”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陶器、大型的墓地、祭坛和神庙,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化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这反映(     
A.五帝时期进入文明时代B.社会分工开始出现
C.古代玉器制作水平先进D.传说没有史料价值
2023-12-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古本《竹书纪年》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其中明确记述了“昔尧为舜所囚,舜复偃塞丹朱(尧之子),使不与父相见也”;而《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而卒授舜以天下。”这一表述的变化反映出(       
A.国家统一的趋势B.社会阶层的流动C.主流思想的确立D.中央集权的强化
2023-1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9 . 龙山文化中的陶寺遗址中发掘的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都被权力阶层所独有。在陶寺遗址的墓葬中,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又有简陋普通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房子。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B.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C.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D.铸就了一体化文明格局
2023-12-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城内有两处高等级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考古学家推论该城有可能是(       
A.炎都B.尧都C.舜都D.禹都
2023-12-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