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     
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
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
2 . 考古发掘显示,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之后,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其陶器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这些现象(     
A.反映了国家大一统局面B.体现了战后的文化割裂
C.印证了早期文明的特征D.显示了早期商业的盛况
2023-04-23更新 | 94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商代甲骨文中有一种叫“记事刻辞”,有氏族、方国向商朝进贡龟或龟甲的记录。还有一种叫“骨臼刻辞”,记录着某人(或某族)进贡骨的数目。由此可见,甲骨文(     
A.完整记录了商朝的社会现状B.反映了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C.可作为研究商代社会的史料D.佐证了商朝仍属于渔猎部落
4 . 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因暴虐乱德而被辅臣伊尹放逐,直到3年后改过自新才被重新迎回磨都;西周时期,周厉王垄断山川河泽之利导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走后,朝中大臣公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之职,史称“共和执政”。这表明商周时期(     
A.权臣乱政现象严重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绝对王权尚未形成D.政治民主色彩浓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夏商周三代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国家。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甲骨文中对周的记载既有商王可以“令周”,即周是商的属国也有“伐周”,即周为商的敌国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僚机构形成
B《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代统治者秉承民本思想,治理国家
C湖北毛家嘴、洛阳下瑶村西周早期遗址都出土了青铜面(掘土的农具),江苏破山口西周墓葬出土一件刃口锋利的青铜镰西周时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D周公平定殷商旧部叛乱后,把反周的商族遗民迁到今洛阳附近并将王室子弟分封到这里,作为周的屏障周推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曰:“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据此可知商朝
A.民本思想开始出现B.天命观念不断弱化
C.思想的民主化色彩D.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甲骨文主要是殷商使用的文字。《甲骨文编》中“福”字有50种构型,基本上都是关于祭祀或祈祷活动,意为“捧酒献于祭台”,下图为其中的三种构型。由此可知,殷商(       

①神权色彩浓厚        ②具有宗法血缘观念        ③社会经济繁荣        ④人们向往美好生活
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2-04-27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王震中在《商代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中认为:“商代的政区既然可以划分为内服与外服,即王畿与四土,商王对其的管理和支配也有着王畿和四土的区别。在四土范围内,侯伯领地由侯伯自己进行统治和管理,商王主要通过贡纳关系来控制这些附属国族。”据此可知商朝时期
A.内外服制削弱了商朝的统治B.四土地区不接受商王的统治
C.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王畿地区都是商直接控制区
9 . 《尚书》中的虞夏四篇和商书五篇,给人的突出印象是结治阶级对天的由衷崇拜和惶印象级对天恐心态。西周初年,周公提出“天命靡常”,统治者票“敬德促民"。西周晚期的《小雅》整体上对天是“骂天”“不理天”的态度。这一变化说明夏商至西周晚期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封建天道观彻底瓦解
C.人文意识有所增强D.儒家学派影响力扩大
10 .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遗址的“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来自周边各种文化因素的青铜器和玉石器,有长江中、下游以及甘肃、青海地区的,占比最大的仍是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这最能体现(  )
A.区域间文明的交流B.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C.奴隶制社会的残酷D.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