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西周金文所见单一族徽有729种,复合族徽有360种。这些族徽绝大多数都是从商代晚期沿袭而来,如冉、息、何、光、尹、舟、弓田、争、象、虎等。这可以用来说明商周之际(     
A.华夏认同的发展B.血缘政治的延续C.族群融合的频繁D.地方制度的传承
2024-02-2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四)历史试题
2 . 甲骨卜辞是重要的王室文书,如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殷商田猎性质考辨》一文统计《甲骨文合集》中关于田猎的甲骨共计2880片,是农业卜辞总数(1054片)的2.7倍。这反映出(     

A.狩猎经济超越了农业生产B.狩猎是贵族重要活动
C.生产力发展狩猎水平提高D.贵族的生活穷奢极欲
2024-02-24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历史记载,商朝时期在诸侯的封地“四土”,设置管理机构,并以此为建设单位,下辖营、城、堡、社、店、镇、屯、织锦坊等组织。这表明商朝(     
A.社会治理体系非常健全B.不断加强对王畿的管理
C.商业贸易遍及周边地区D.地方管理机构相对完善
2024-02-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验收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2022·河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在研究殷墟卜辞和墓葬时发现,商民族共同体中的王族、作为王子的“子某”所率领的家族在商民族中居于主干地位,各家族在经济上相对独立但对王朝负有经济义务。由此可知,商代这一家族形态(     
A.基于集体劳作的生产组织形式B.有利于商王权威统治的建立
C.加速了地区性行政单位的形成D.导致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出现
2024-02-07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B卷
23-24高三上·山东聊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商早期的铭文、卜辞中,“作”蕴含着“创作”“造作”这样积极主动的“人工”内涵,在面对发生的灾害、疾病时,“作”意味着商人通过积极主动的占卜、祭祀来规避神灵危害人间。这表明(     
A.早期社会中天人关系蕴含剧烈的冲突
B.早期政权中蕴含王权和神权的统一
C.早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D.早期文化中蕴含人定胜天的思想主张
2024-01-31更新 | 251次组卷 | 6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全国卷统编版,12+3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6 .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下表是关于“夏”“秋”两字甲骨文的解读。 由此可知,文字的创制反映了(     
简体汉字甲骨文文字构造文字解读

上方的“日”代表太阳高悬;下方是一个侧面的呈半跪状态的人形人在太阳下活动,会感到非常的炎热,于是就要坐在一边休息

上方是由头、身、足组成的完整的蟋蟀的造型;下面的“火”由三峰焰形组成古人将蟋蟀当作秋天的代表;主火堆成“人”形,表示农耕之后人们对土地进行焚烧播种
A.天文历法习惯的形成B.形神兼备的书法艺术
C.华夏早期文明的发轫D.闲暇有度的农耕生活
7 . 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石并用时期,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存在突然“中断”的现象,而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却持续向政治集中化、社会阶序化发展,最后出现商王朝这样的庞大政治体与复杂社会。这种现象(     
A.凸显出商朝的政治核心地位B.可用于解释早期文明的特征
C.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D.可实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考古发现,湖南地区出土了不少商代中期和晚期的铜器,其铸造水平不低于中原,造型和纹饰则既有纯属中原风格的,也有富于江南特色的,而且某些商代青铜器上还有殷人的族徽。这说明殷商时期(     
A.等级森严的分封格局已形成
B.商人直接控制的区域扩大
C.华夏文化圈得到进一步扩展
D.中原经济影响力逐渐拓展
9 . 在1979年发表的论文《广汉出土的玉石器》中将三星堆遗址视为“古代蜀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下列考古成果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三星堆发现大量的高品级的器物带有明显礼仪或礼制特征
B.研究发现三星堆可能在成都平原的对外交流中处于枢纽地位
C.三星堆发掘出土的人像、金杖、金面罩等造型前所未见
D.三星堆遗址处在川西平原北部商周遗存的分布中心上
10 . 阅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汤(商王)名天乙。见于《世本》及《荀子·成相》篇。而《史记》仍之。卜辞有大乙,无天乙,罗参事谓天乙为大乙之讹。观于大戊。卜辞亦作天戊。卜辞之大邑商,《周书·多士》作天邑商。盖天、大二字形近,故互讹也。且商初叶诸帝,如大丁,如大甲,如大庚。却大戊。皆冠以大字,则汤自当称大乙。

——摘自王国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材料二   司马迁《史记》中列传的最初排序是《伯夷列传》《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开元二十三年奉皇帝的旨意,将“老子、庄子”一篇升为列传之首。放在伯夷之前。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三年敕升於《史记》列传之首,处伯夷上,于昔藏宋刻《史记》有四,而开元本亦其一为。”

——摘编自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

材料三   西人言富国学者,以农矿工商分为四门。农者地面之物也;矿者地中之物也:工者取地面地中之物而制成致用也;商者以制成致用之物流通于天下也。四者相需,缺一不可。与《史记》之言,若合符节。

——摘自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1)根据材料一,简析王国维认为商汤当称“大乙”而非“天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修改《史记》中列传择序的目的。
(3)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研究《史记》的特点,并概述影响学者研究《史记》的因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