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1 道试题
1 . 灭商后,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封邦建国”,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对西周历史理解准确的有(     
①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②中国历史进入到“万邦时代”
③体现早期国家的特点   ④周天子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77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平高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先秦时期,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是平民百姓之家,都没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当时的跪拜只是一种礼仪,所表达的是尊敬,并没有任何尊卑之分。可见跪拜(       
A.协调了各阶级的矛盾B.具有礼仪典范的作用
C.内容复杂和作用有效D.满足贵族的统治需求
2023-07-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代青铜器与西周青铜器在功用上变化较大。商代青铜器多为酒器,商代盛行的爵、觚、方彝、角、瓿等酒器,在西周时期基本都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器种:如簠(祭祀盛放饭食的方形器具)、钟(打击乐器)等。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西周对政治秩序的重构B.天道鬼神观念逐渐瓦解
C.粮食生产遭到战争破坏D.商周人文意识渐趋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天子按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相传,是“大宗”,其他不能继承王位的庶子、次子也是王族,分封为诸侯,他们是从属“大宗”的“小宗”,依此类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天子为根基的宗法系统。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B.维护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C.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D.消弭王朝内部不稳定因素
2023-07-08更新 | 244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将所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的子弟、亲戚及功臣,组成一种新的由多个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一举措(     
A.推动中央集权加强B.瓦解血缘宗法关系
C.平衡贵族集团利益D.助推国家形态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力的象征。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       
A.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
B.舆服制度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标志之一
C.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
D.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
2023-07-0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人认为雀能在天空中飞翔,所以最接近天神,为了能与天神相通就以雀为形铸爵进行祭祀,此后持不同材质的爵在祭祀中的敬酒顺序和站立位置等规矩,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爵位的身份等序观念,进而发展成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B.早期文明的演进过程
C.天人感应思想的形成D.五等爵制的成熟运用
9 .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对山西省天马曲村西周晋献侯苏之墓进行碳十四测年,结果为公元前808±8年,而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献侯苏卒于宣王十六年(公元前812年),这表明(       
A.史学发展推动了碳十四测年的进步B.历史研究必须与考古的发掘相映证
C.学科间密切结合的研究模式可借鉴D.考古发掘对研究历史具有决定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在“封土建国”“主权分散”含义上,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feudalism)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土地、人民和权力被层层分封;有采邑(领地)的世袭贵族,对上面的王者,既承担军事及财赋义务,又具备政权独立性;对下面的采邑内的附庸,则是政治、经济上的主宰者。这些特征是东西方封建制度所共有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

西欧的封建制度,含义包括强权者对弱者的“保护”和弱者为强权者“服役”这两个侧面,是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崩解后,战乱频仍、匪盗横行的背景下强权者通过提供保护以赢得对民众和土地的控制而建立的一种互患性契约关系,可称之为“契约封建制”。与之相比,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是作为军事征服者的周天子将土地与人民封赐给子弟及功臣,臣属继续往下作“次分封”,领主与附庸间没有契约可言,而是由宗法关系相维系,通过血缘纽带及血亲伦理实现领主对附庸控制的“宗法封建制”。

——摘编自冯天瑜《封建考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