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1 道试题
1 . 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应该是指
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在铜器铭文中有时被尊为“宗君”。材料反映宗子
A.是商周时期的族长或王室弟子
B.是商周和春秋王室大宗的嫡长子
C.是封建制度下的正统统治者
D.在本宗族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表).由此可以推论
受朝国鲁国晋国齐国楚国越国纪国
次数39次38次11次10次2次1次

A.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
C.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D.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
2017-06-04更新 | 289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这说明周初
A.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
B.分封制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C.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
D.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
2017-06-04更新 | 75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2017-06-03更新 | 641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A.强化专制集权
B.巩固宗族团结
C.稳定统治秩序
D.维护社会和谐
2017-06-03更新 | 366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西周时期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
④宗法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属于上层建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A.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逐渐解体
B.土地制度变革
C.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缓和
D.郡县制度确立
9 . 儒家经典《春秋·榖梁传》中说,“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下列各项对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春秋·榖梁传》的说法符合“上古”的实际情况
B.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崩溃
C.《春秋·榖梁传》中四民的排序说明儒家反对重农抑商
D.儒家四民的划分体现了对军人的歧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文武不分家。封君们平时担任民政长官,战时充任军队统帅。而战国时期军队就多由职业军官统率,名将如白起,李牧、赵奢,都专职打仗而不问政治,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职业军队取代了兵农合的民兵
B.军事指挥学发展到专业化水平
C.分封制的崩溃和郡县制的兴起
D.儒家的教育忽视军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