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在某--时代就已经酝酿出“天命无常”的观念,开始认为吉凶祸福不能归咎于神,而是系于统治者的行为,即人对自己的行为具备了责任感的人文觉醒。这一时代是
A.商朝B.西周C.秦朝D.宋朝
2021-08-2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2 . 《晏子春秋》中记载:“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材料信息说明当时
A.井田制仍然长期存在B.郡县制已在齐国普及
C.丝帛是主要书写材料D.分封制尚未完全解体
3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在周初已出现,在现已出土的众多西周中后期青铜器的铭文以及反映西周历史的主要资料《史记·周本纪》中,关于西周中后期分封的这种大事也确有记载。这反映了
A.西周的土地在周初已基本被瓜分B.分封制并非一直延续于整个周代
C.分封制的实行大部分发生在周初D.分封制度向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
2021-08-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七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据《后汉书》所述:樊重三世共财;缪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彤乃闭户自挝,诸弟及妇闻之,悉谢罪;蔡邕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材料表明当时
A.数世同居共财的现象仍普遍存在B.政治结构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宗法组织参与构建社会行政体系D.对合族而居现象有一定的认可度
2021-08-2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5 . 考古发现,江苏、安徽、广西、湖北、甘肃、辽宁等地都有西周青铜器出土,且艺术风格与西周都城地区几乎一致。这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B.分封制C.井田制D.郡县制
2021-08-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制度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西周)在分封制条件下,天子和各级诸侯、卿大夫在各自辖区内各自为政,即所谓“分土而治”。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和最高统治者,但对诸侯没有实质性的约束。天子与诸侯之间是一种类似盟约的关系。

(秦汉)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在帝国体制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等所有一切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地方政府有品级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表皇帝去行使统治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它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官吏直接受权于皇帝,整个统治机构具有等级隶属、职责明确、分工细密等特点。官僚制依靠各种诏书律令的颁布,行政文书的运转而发挥其功能。

——摘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1)阅读材料一,结合变法的具体措施,谈谈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富国强兵?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从西周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
7 . 东夷地区原以游牧为生,兽皮为衣;齐、鲁在此地建国后,“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变其俗,革其礼”;至战国,东夷地区已无异于中原。这可以佐证西周
A.井田制度的推广B.分封制度的影响
C.礼乐制度的作用D.集权体制的形成
8 . 有学者指出,春秋时期“有土地运动,却无土地市场”“土地运动主要是在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进行的”,其方式有封赏、迁徙土著以重分土地、索取、以土地作政治性交换、对土地作政令性调整等。该学者强调当时
A.地主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B.分封制度逐步走向瓦解
C.铁犁牛耕推动了社会变革D.土地转让引发社会动荡
9 . 分封制使人口从中心地带向周边地区迁移的同时,也把文化扩散到周边地区,天下共主、天下同源观念加强。这就使得不管天下怎么分裂,人们都认为分裂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回到统一上。这体现了
A.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
C.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分裂动荡
D.礼乐制度推动中国走向大一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