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殷人的祖先长期从事渔牧业,所以殷人以龟甲为道具,而周人以农业为主,运用蓍草为占筮工具,含有对农作物崇拜的心理。从龟卜到占筮,客观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神权色彩日益强化B.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C.统治区域不断扩大D.专制王权已开始萌芽
2022-01-21更新 | 225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佾”通常是指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也是乐舞上尊卑关系的象征,不同的品位序列各不相同,如“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大约从夏商到西周,这种制度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A.乐舞技术的提高B.音乐艺术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
3 . “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
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2022-01-17更新 | 320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国家制度有以下特点:一、君统宗法化;二、封国宗亲化。下列记载中,能对应说明两者的是
A.“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同姓不婚”“贵族内婚”
C.“天下为公,选贤举能”;“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D.“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分土建邦,子弟相沿”
5 . 周代分封齐、鲁是为了扼制东夷,分封燕、晋是为了控制北狄,分封南部多个姬姓诸侯国是为了抵御南准蛮夷。这一做法
A.使华夏认同观念在西周形成B.客观上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认同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D.强化了周天子的集权统治
6 .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建构起纵向的统治秩序,加强了王权。宗法制则从普遍存在的宗族关系层面,增强了周王的影响力。由此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建构的出发点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防止商朝旧贵族的复辟
C.实现统一有序的国家治理D.维护等级分明的贵族政治
7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夏 王位世袭制B.周 分封制C.周 宗法制D.唐 科举制
9 . 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
A.宗法制B.分封制C.家天下的开启D.世袭制
2021-06-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周公率师东征,使周王朝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成为了现实。他的儿子伯禽由于父亲的功勋,被封于山东曲阜,建立鲁国。“其分器之多,土地之广,人民之众,实非他国可比。”这说明分封制
A.受封者以王族成员为主B.有益于加强对地方统治
C.任人唯亲阻碍阶层流动D.激化了封国之间的矛盾
2021-05-21更新 | 510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