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如西向及西南方向通往矢、散两国;东向由镐京通往成周、桧、谭、齐;南向由成周通往鄂、申、曾;东南向由成周至坯、蔡、(胡);北向通往晋、刑、燕等。这表明西周时期
A.加强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
B.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C.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D.推动了西周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
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
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
2019-05-28更新 | 4135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商周时期分封的行使主体是商王和周王,而战国时期封君(一种新的奖励军功和皇亲国戚的方式)的行使主体已经变成了诸侯国王(公)。这种分封主体的变化体现了战国
A.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B.确立了贵族特权政治
C.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
D.建立了新的官僚制度
4 .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019-04-19更新 | 289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17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5 .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B.②C.④D.③
2019-01-30更新 | 635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4-2015学年云南蒙自市蒙自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2019-01-30更新 | 2203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周王室保留了关中地区较大的王畿之地。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开发边疆地区
B.实现中央对地方的集权统治
C.巩固周王统治
D.保障贵族集团对政权的垄断
2019-01-22更新 | 308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礼记·丧服四制》载“天无二日,士无二主,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也”,以保证“别贵贱、序尊卑”。材料体现的是哪一制度
A.嫡长子继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中央集权制
9 .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

——《史记》

材料二梁启超建议,仿行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以此为楷模,建立资本主义“六法”体系,以取代中国封建主义的诸法合体的中华法系。……实行法治必须立“善法”、“良法”。如果法的主旨是为了谋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就是“善法”、“良法”。……强调法的严肃性,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取信于民。……“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他说:中国“因事势,从民欲”,迫切需要设立一个独立、专门的立法机构,“立制改变,以利国民。”……“司法之权若与立法权或与行法权同归于一人或同归于一部,则亦有害于国人之自由权。盖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则国人之性命及自由权必至危殆。

——邱远猷《梁启超的法治思想》

材料三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为改变近代中华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民族备受欺凌,军阀混战不已,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中共作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最终重建新的稳定的社会秩序。


(1)据材料文字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段时期经历了“有序——无序——有序”的历史趋势。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提出的法治主张及历史背景,指出为此进行的主要实践活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民主革命期间是如何实践恩格斯的观点的?
2018-12-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石屏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正统,遭到历代官吏的非议或史学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她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
B.在古代妇女不能参与政治
C.武则天的执政能力不佳
D.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