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713次组卷 | 21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法律制度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奴隶制和封建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2020-05-17更新 | 160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后期的《魏户律》禁止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禁止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宗法制度B.促进小农经济发展C.加强中央集权D.树立法家思想权威
5 . 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的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高度集权局面
2020-02-02更新 | 102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提升卷I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艺术的产生B.邻里关系的和睦
C.多元文化的发展D.宗法观念的形成
2020-01-22更新 | 285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科举制度
2020-01-17更新 | 131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0-01-10更新 | 157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代的分裂与分治如同后来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一样,只是中华统一国家中的内乱与分治时期,秦始皇只是在经历了战国近四百年的内战与分治之后重新统一中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趋势
B.西周分封制下已形成统一国家
C.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君主
D.秦王朝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开端
10 . 西周时期,姓、氏分开,姓用来区分祖先,氏用来分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汉以后,“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A.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
C.秦汉的统一推动姓氏的演变D.秦汉时期婚姻习俗有所改变
2019-12-28更新 | 250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