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
2022-08-08更新 | 4302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分封制下诸侯和臣子的宫室、车骑、礼仪等存在很大差别,这被称为“命数”。“命数”基本上按爵位和职位区分,上公九命,三公为八命,侯伯、王之卿、子男、王之大夫分别为七命、五命和四命。由此可见,周代的“命数”(     
A.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C.削弱了贵族对地方的政治管控
D.彰显了周天子的统治权威
2022-07-12更新 | 2619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图1和图2可知(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形态D.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36次组卷 | 259卷引用: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在评价西周世官制时指出,“世袭权利仅仅作为一个人进入政府服务的资格,而不是担任其父、祖之前相同职位的绝对权利”;“要得到一个期望许久的职位并能够持续在周王任命的这个职位上工作……需要的是个人的付出和大量努力。”该学者意在说明这一制度(       
A.固化了社会结构B.体现出官吏选拔注重品行
C.维护了君主集权D.有助于保持朝廷政治稳定
6 . 商代的“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只是“诸侯之长”。西周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由此可见,西周的分封制(     
A.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B.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认同
C.标志着血缘宗法制的起源D.推动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如太公在齐国“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伯禽受封治鲁,则“变其俗,革其礼”;秦襄公在“岐以西之地"吸纳周边部族立国开疆。周代分封
A.创立了家天下的政治模式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推动了区域间的文化认同D.明确了君臣间的政治隶属关系
2022-06-14更新 | 153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经学者考据,商代甲骨文卜辞中“王臣”一词仅指在商都附近的商王私兵或为商王服务的人,而到西周晚期的金文和传世文献记录中,“王臣”的内涵扩展为周王之外所有的人。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王权的确立B.礼乐制度的崩溃C.宗法分封的扩展D.中央集权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考古发现,地方封国青铜礼器式样紧随中心地区青铜器的发展趋势,但以陶器为代表的日用品则与当地的传统密切相关。据此可知,西周
A.周人礼乐文化植入地方封国B.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周人文化遭到地方封国抵制D.分封制促进文化繁荣
2022-06-04更新 | 93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西周早期青铜斧,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上铸铭文“康侯”(周武王同母弟姬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同姓贵族是西周分封的对象B.青铜斧体现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C.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礼乐制度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