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分封制下诸侯和臣子的宫室、车骑、礼仪等存在很大差别,这被称为“命数”。“命数”基本上按爵位和职位区分,上公九命,三公为八命,侯伯、王之卿、子男、王之大夫分别为七命、五命和四命。由此可见,周代的“命数”(     
A.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C.削弱了贵族对地方的政治管控
D.彰显了周天子的统治权威
2 . 据图1和图2可知(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形态D.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38次组卷 | 259卷引用: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周懿王死后,懿王的叔父登上王位,是为周孝王。孝王死后,懿王的太子燮才在诸侯的拥立下即位,成为周夷王。《礼记》载:“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而下。”“夷王下堂”反映出
A.周礼进一步完备B.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尚存
C.周王室地位下降D.西周宗法制度日趋巩固
2022-05-27更新 | 63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先秦时期儒家部分代表人物的言论。这反映了他们(       
A.重视君臣之伦B.推崇君臣共治C.关注社会秩序D.维护百姓利益
2022-05-26更新 | 38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6 . 周代分封制是“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反映了西周
A.国家地方行政制度已经普遍建立B.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
C.建立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D.受封的诸侯有“以供王职”等义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家训,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明代的《何氏家训》要求,“男子要以治生为急,于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清代的《顾氏家训》告诫后世子孙,“士农工商,须专一业”,还特别规定,对于习贾者,宗族同样给予资助。这反映了当时
A.传统社会结构不断解体B.四民等级观念的固化
C.家风建设体现与时俱进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福”是中国人的祈盼。西周时期,人们求“福”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祭祀合礼”到“型效祖德”再到“政治规范”,即神鬼赐予“福”、效仿祖先之德获“福”、实施德政得“福”。此变化
A.反映西周时期人文观念取代鬼神观念B.说明祭祀礼仪更加注重程序的规范有序
C.日益突显宗法制在家国治理中的作用D.体现求“福”得“福”的个体行为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先秦婚姻礼制将秋李定为嫁娶时节。《卫风·氓》诗曰:“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荀子》载“霜降逆女,冰泮杀止”(嫁娶始于霜降,至冰融化结束)。吕思勉认为,秋末至春初是农闲,因收成而有余财办礼。这一情况说明先秦(       
A.礼乐仪式规范细密而烦琐B.礼制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
C.将时令节气作为礼乐制度D.政府在思想方面严控民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礼”和“乐”最早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祭祀天地鬼神的宗教仪式。在夏商周时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在儒家伦理教化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传统文化而传承千年。据此可知,礼乐文化
A.起源阶段已经具有神权色彩B.体现出与儒家文化同宗同源
C.在原始社会有思想控制作用D.依托于儒家思想而发展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