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现在已经面世的甲骨卜辞来看,殷卜辞绝大多数是对于神灵的祈祷与贞问,西周时期的彝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铭文则多载人事,而少言神灵。这客观上反映了(     
A.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B.商周政权弥漫着神权色彩
C.新生产工具的迅速发展D.早期国家治理观念在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这表明,周朝“祝史”(     
A.巩固了分封制度B.导致了王室衰微
C.有助于文化传播D.推动了经济发展
3 . 《吕氏春秋·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夫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     )
A.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建立B.中央集权弱化
C.对母系血缘的重视D.兄终弟及思想比较深刻
2023-05-21更新 | 607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时期,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一般由大夫担任。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开始设立这一官制,并且其地位不断提升,由卿兼任,“夫交接邻国,揖让谕志,成为行人之专司”。行人的活动(     
A.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B.适应了百家争鸣形势的要求
C.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融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5-11更新 | 151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周礼》特别重视用差异来确定社会各等级之间的贵贱、尊卑、长幼和亲疏。从个人的进退行居、由生到死、个体存在的小我,到族群、邦国之间乃至王国运转的大我,一切方面无时无刻不处在与其等级地位、个人身份相适应的礼之中。这表明《周礼》旨在(     
A.突出个人身份地位B.维护世卿世禄制度
C.加强基层社会治理D.规范社会统治秩序
2023-05-0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礼记》规定周朝“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都可以进入“国学”学习,而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大学”“右学”之称。这表明西周教育的特点是(     
A.等级森严B.承袭商制C.去宗教化D.体系完备
2023-04-18更新 | 1365次组卷 | 15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辽宁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折射着社会的变迁。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融合。   

时代语言发展概况
西周和东周各地方言差别很大。雅言(西周王畿一带王室所用方言)成为贵族通用的“标准音”。战国时各地方言差异更加复杂。雅言失去标准音地位,各诸侯国“言语异声”
汉代形成南北两派方言,分别以秦晋方言和楚方言为核心。北方方言发生混化,逐渐糅合。关中话、洛语先后成为“官话”,并向周边扩展
魏晋南北朝继承洛语为官话。西晋末年北方方言逐渐向南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逐渐形成“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的现象。洛阳雅音吸收吴越方言而成的金陵音成为正统官话之一
隋唐隋朝以金陵音和洛阳正音为基础融合形成长安音,唐承隋制。金陵音与长安音分庭抗礼,长安音逐渐成为正统

——根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演进的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择的历史时期,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了札器近600件,其中第169号基出土编钟铭文译文大意:"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据此可知(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                  ②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③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日趋形成   ④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王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队(王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和专业的技工,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和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由此可见,周代的分封(     
A.限制了地域内阶层流动B.利于推动异质文化间的互动
C.承续了夏商的统治方式D.扩大了国家疆域的统治范围
2022-12-23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