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B.王位继承缺乏制度规范
C.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D.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
2 . 商朝前期实行一夫多妻制。西周建立后,周公对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礼记·曲礼》载∶“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殡、有妻、有妾。”只有“后”为真正的妻子,其余都是身份不同的妾。这反映了
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下降B.周天子的权威得到强化
C.权力传承方式发生变化D.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3 .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1-01-09更新 | 10217次组卷 | 96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4 . 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功臣或旧贵族,让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
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B.国家政权趋于严密
C.中央权力高度集中D.逐渐抛弃商朝制度
5 . 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下图中属于前朝贵族封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 . 通过文物讲述历史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以下三件文物都来自大英博物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铜钟所传达的主要信息便是主人的权势,但同时它也能表现出主人的社会观与宇宙观。孔子曾多次谈及音乐,认为这是个人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能帮助塑造一个国家。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也许正是这种思想,让铜钟具有了哲学意义:经调试过的铜钟依次奏响,乐声丰富而和谐。

(中国铜钟:发现于中国陕西省,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00年。铜钟周身雕刻精美,能给人听觉与视觉双重享受。)

材料二


这套茶具中最与世无争的当数奶罐,但它也是社会与经济巨变的一部分.直到19世纪30年代,为了喝上牛奶,城市居民还得在城里养牛--这是19世纪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一个方面。不过,通往城郊的铁路改变了这一状况,奶牛因此可以回归乡野。1853年,一篇……文章说道:随着西南铁路竣工,萨里地区开展了新贸易。那里办起了不少有二三十头奶牛的养殖场,将产出的牛奶送往滑铁卢终点站以供应伦敦市场。

(维多利亚早期茶具:来自英国斯塔福德郡,公元1840年至公元1845年。这是韦奇伍德工厂制造的茶壶、奶罐和糖罐三件套。)

材料三


1921年,也就是绘制瓷盘的那一年,苏维埃俄国迫切地需要向民众灌输一个信息--团结起来、怀抱希望……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为,这种以瓷盘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向处于绝境中的民众传达了希望的力量:在绘制这个瓷盘的年代,几乎所有人都处于饥饿状态……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已经倒下的国家如何能康复?”……他们会说:“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仍在建设未来。我们要怀着无与伦比的信心迎接它。”

(俄国革命瓷盘: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绘制于公元1921年。盘中所绘远处红色工厂放射出的光芒驱散黑暗,近处红色工人手持铁锤跨过“资本”字样的荒地大步走来。)

——以上材料均摘自[英]尼尔·麦格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铜钟依次奏响,乐声丰富而和谐”的社会内涵及孔子的教学目的。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与经济的巨变。结合所学,写出英国第一条商用铁路试车成功的年份,并说明当时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饥饿状态”的主要原因,并简述列宁在1921年前后围绕工业建设的“希望”和“信心”所做的实践与理论努力。
2020-12-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春秋左传》中记载:“王后无适(没有嫡子),则择立长。年钧(均等)以德,德钧以卜。”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B.宗法制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产物
C.当时宗法制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D.贤德开始作为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由于分封制的史料记载比较模糊,学术界关于分封制起源的看法并不一致。周谷城《中国通史》认为“所谓封建,自有部族战争以来,便已有了雏形”。斯维至《封建考源》认为“真正的封建至少要从夏代开始”。胡厚宣在对甲骨卜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至少在殷高宗武丁之世已有封国之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结论应提倡多元化B.考古佐证更具有客观性
C.历史研究需要不断探索D.历史久远导致难有定论
9 .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制度基础B.郑国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
C.对周的文化认同因此被削弱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2020-12-1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兴、余杭、缙云中学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10 . 动画片《姜子牙》的主人公姜子牙,又称吕尚。“姜”和“吕”实际上是一姓一氏的关系。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一般来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吕尚不能叫姜尚或姜子牙,而吕尚的女儿邑姜(周武王后)就称“姜”。据此可知
A.吕尚应该是吕姓姜氏B.“姓”可作为周代“同姓不婚”的依据
C.只有“姓”才体现血缘宗法特点D.姜子牙相对周武王属于小宗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