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
2022-08-08更新 | 4295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征结束后,周公在瀍水东岸修建洛邑,把那些旧殷“顽民”强迫迁移到这里,对其进行严密的监视。又在瀍水西岸修建王城,以军队八师驻守,作为朝会诸侯的东都。由此可知西周(     
A.通过实行分封来直接控制地方B.王畿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
C.代商而后对商朝制度没有变革D.把旧殷“顽民”迁居泾渭之地
3 . 据图1和图2可知(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形态D.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28次组卷 | 25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西周早期青铜斧,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上铸铭文“康侯”(周武王同母弟姬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同姓贵族是西周分封的对象B.青铜斧体现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C.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礼乐制度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礼记》中有“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的规定。然而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平子“祷于炀宫”,向鲁炀公祈祷,并立炀公庙。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封建等级秩序色彩浓厚B.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君主专制遭到极大削弱D.传统祭祀礼仪无人遵守
7 . 西周灭商,通过“封建”以保存各地的氏族统治,与这些氏族势力分享政治权力、经济利益,通过怀柔政策实现血缘与地缘的整合。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原因是
A.广土众民的现实需求B.宗族内部的矛盾调和
C.对氏族势力安抚羁縻D.确立森严的等级秩序
2022-05-27更新 | 66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8 . 《礼记·王制》说:“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西周对“卿”的任命与派遣
A.能够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C.有利于对诸侯的控制和管理D.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2022-05-21更新 | 830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早期中国有王、公、侯、伯、子、男等六种政治尊爵,王即是“翁”,其与公、伯、子、男均是亲属称谓,只有侯除外。西周时期,大封诸侯
A.凸显了周天子的政治地位B.强化了西周的礼制秩序
C.推动了早期国家组织的完善D.淡化了血缘关系的作用
2022-05-07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第一中学东校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2-05-06更新 | 1101次组卷 | 7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