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王室与同姓诸侯或同姓诸侯之间的外交辞令中,“父”被用于年龄较低贵族对年龄较长贵族的称呼。战国之后,将“父”与“兄”“老”“师”等词连缀,用于非血缘关系的长辈,这是“父”的进一步泛化。这种变化(     
A.体现了儒家伦理体系的内涵B.表明礼乐制延伸至底层
C.说明社会宗族推进社会变革D.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以郑国攻占许国,并与鲁国自行交换许国的田地等事件为借口,正式宣布剥夺郑庄公官位。郑庄公就此不再朝觐周相王。周桓王亲率周.陈、蔡、卫四国联军前来讨伐郑国。这体现了
A.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B.西周分封制度彻底崩溃
C.宗法制度难系国家统一D.西周礼乐制仍具约束力
2022-04-07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代中国受自然资源及生产能力孱弱之限以及早期国家管理与结构功能简单之限,部落族邦共同体的接纳容量有限,往往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出现部落族邦的分化增殖现象。这一现象
A.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推动了封建王朝疆域的扩张
C.为分封制的推行奠定基础D.构成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
4 . 周武王克商以后,已有建都洛邑的计划。周公东征胜利后,在还政于成王之前,遵照武王遗愿,在“土中”(四方的中心地区)营建了洛邑,洛邑日后逐渐成为周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周公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A.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B.构建周人为天下大宗的体系
C.解除周都城偏西造成的困境D.践行“居中国,抚四夷”理念
2022-04-02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商代内服成员主要由居住于王畿地区的商王同姓或异姓姻亲氏族组成,而西周自建立便对王室及同姓子弟等进行分封,使之到远离王畿的地方“以藩屏周”,又在王畿地区分封了一批功臣、同姓及异姓诸侯。这反映出西周
A.宗族聚居状态逐渐被打破B.强化对统治中心的控制
C.贵族集团的利益得以平衡D.王室血缘观念逐渐淡化
2022-03-30更新 | 39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诗经》中将周主奉若天神之类的语言只在西周前期作品中出现。西周后期的《诗经》作品中,多有为贵族祝福、祝寿场面的描写,"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等强调本宗族兄弟团结与联合的诗句屡屡涌现。这一现象折射出
A.统治集团更加团结B.周王不再居于宗法体系顶端
C.诸侯贵族势力崛起D.分封制度中的等级规定森严
2022-03-25更新 | 61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于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助天子,“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D.破坏了宗法分封的原则
2022-03-2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周灭商后,有许多不同的族群跟随西周贵族前往东方建立了陈、宋、杞等非姬姓的诸侯国;这些族群的祖先是夏、商乃至戎或夷,在封国内始终保留着对自己祖先的祭祀。据此可知,分封制
A.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B.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
C.巩固了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D.推动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兴起
9 . 西周宗法制度特别强调血缘亲疏和等级分别,这可以明晰权力继承秩序,稳定政治局面,但也极有可能造成族群成员间的相互疏离,乃至分裂。因此,宗法社会又需要强调一-种“和”的精神来弥缝可能出现的疏离和分裂。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维系宗法社会B.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C.仁政思想维护宗法制度D.宗法制度存在极大弊端
10 . 灭商三年后周武王去世,他的兄弟管叔、霍叔、蔡叔在封地发动叛乱;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同姓诸侯国齐、楚联合攻汉。西周和西汉初年的分封
A.未能维护王朝长治久安B.导致中央集权不断弱化
C.加剧被征服地区的反抗D.需要根据现实进行调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