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西周分封制下,由于各级贵族对既有领地的世代相袭,最终必然导致有限的土地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产生矛盾。”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分封制
A.难以持久地推行B.阻碍了经济发展
C.加剧了土地兼并D.导致了诸侯混战
2022-04-10更新 | 938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存在了275年前期内部很少发生战争或动乱,到第10任天子周厉王时才发生“国人暴动”。西周基本稳定了200余年,这主要是因为
A.诸侯国严格履行对周王的义务B.周王通过分封直接控制地方
C.西周奴隶制政治制度趋于成熟D.西周平民民主意识逐渐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时,穆王曾在游牧部族的引导下,带着“六师之人”,沿着黄河上游西行穿越戎狄地区,互赠礼品,并赐子戎狄部族首领“宗正”一职,以示安抚和奖励。据此可知当时
A.黄河上游普遍实行分封制B.西周军队战斗力明显强于戎狄
C.西周重视边远地区的管理D.宗法制度在西周境内得以落实
4 . 《史记·周本纪》认为:“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材料说明
A.以旧邦来维护政治关联B.分封制是维护政权巩固的重要支撑
C.商周更替源于军事征伐D.西周时期并不存在东西两个都城
2022-02-12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据史料记载:“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五寸,谓之躬圭,伯守之”。这说明西周
A.血缘纽带关系弱化B.西周王权高度集中
C.分封制度等级森严D.宗法制度受到挑战
6 . 平定武庚之乱后,周公一方面把殷商遗民这类“比较危险”的群体拆散到各地去,另一方面把嫡系姬姓贵族可靠的成员,如文王武王、周公兄弟的后人分封到各地。周公的这一做法有助于
A.打破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B.巩固血缘宗法关系的基础
C.摆脱神权对王权政治控制D.扩大周朝政治势力的影响
7 . 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从下面地图中可以解读出的历史信息包括

①黄河流域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中心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③最高执政集团由此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④后期出现了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 . 《史记>记载,西周中后期鲁武公与其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宜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周宣王不听,最终还是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这一做法
A.破坏了西周宗法制度B.表明礼乐制度已濒临崩溃
C.强化了周王专制权力D.导致了贵族统治秩序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周代分封制尽管以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但随着被嫡长子排除于王位继承圈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也使子族与母族之间的血缘纽带日益松弛。其意在说明,周代分封
A.加剧了统治者内部矛盾B.阻碍了宗法体制的推广
C.导致了宗族力量的分化D.强化了周天子共主地位
10 . 西周时,周王与各诸侯国有明确的分工,周王分封管理土地疆域的权利给诸侯,诸侯则需为周王镇守疆土、服从周王的命令、缴纳贡赋。这表明西周“分封”是
A.以土地为纽带的政治关系B.以周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
C.以血缘宗亲作为基本特征D.造成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