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2 . 动画片《姜子牙》的主人公姜子牙,又称吕尚。“姜”和“吕”实际上是一姓一氏的关系。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一般来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吕尚不能叫姜尚或姜子牙,而吕尚的女儿邑姜(周武王后)就称“姜”。据此可知
A.吕尚应该是吕姓姜氏B.“姓”可作为周代“同姓不婚”的依据
C.只有“姓”才体现血缘宗法特点D.姜子牙相对周武王属于小宗
2020-12-03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到战国中期,各诸侯国国君以官位的高低定官吏俸禄的多少,官位高的可达万担、千钟的厚禄,也有“斗食”的小吏,以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这表明当时
A.贵族等级制度得以完善B.卖官鬻爵现象十分普遍
C.专制集权体制初显端倪D.宗法血缘丧失政治影响
4 . 有学者认为整个西周社会组织是以宗族为经,以家族为纬,“国”和“家”紧密结合,从家族、宗族引申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这种观念对现代中国产生的正面影响是
A.强调等级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体现家国一体,有利于激发爱国情怀
C.重视宗法关系,有利于建立法治社会
D.立足家庭本位,有利于凸显公民个性
5 . 《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王位继承制度混乱B.春秋笔法秉笔直书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开辟外戚干政先例
2020-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
6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
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
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7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020-11-22更新 | 398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周武王在灭商后,“封功臣谋士"。除了将一些重要的人员封为诸侯外,还对军中的其他人员“各以次受封",有些出身于中下阶层的士兵因而获得了赏赐和晋爵,其社会身份也随之获得提升。周武王的这一做法
A.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B.否定了传统选官制度
C.奠定了宗法分封的基础D.维护了贵族特权地位
9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两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开国议政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略的因素如下:

……唐代设置科举,人才汇聚,享国三百年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士大夫的参政意识,王朝便能更稳固了

……唐代有人认为朝廷的显要官员必须是公卿的子弟,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士则缺乏此类经验

……开过之初,国家百废俱兴,亟需大量富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战,仅通过科举制度选官难以满足这个需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从对象的角度分析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2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图1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相比之前其他选官制度有何进步?假如你是宋初的决策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10 . 《诗经·大雅·秘高》中周王封赏有功于王室的卿士申伯出镇地方,有 “ 王命邵伯(执政大臣),定(选定)申伯之宅……王命邵伯,彻(划定)申伯土田……王命邵伯,彻申伯土疆” 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A.有功的卿士即能受封出镇地方B.封赏过程遵循一定的制度规格
C.执政大臣地位要高于地方诸侯D.周王直接管理诸侯的田宅土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