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又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申国、郑国都是由中晚期时的周宣王分封的。由此可知,分封制(     )
A.有效地强化了中央集权B.实现了西周的长期稳定
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D.在西周得到持续性贯彻
2 . 下图为《过白簋》中部分铭文:过白(伯)从(昭)王伐反刱(荆)……《左传》也有“昭王南征(荆楚)而不复”的记载。这说明
A.昭王巩固了其统治B.王室权威受到了挑战
C.礼乐制度趋于崩溃D.楚国成为诸侯的霸主
3 .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借鉴夏商以方国、部落为主的统治体制弊端的基础上,西周采取大量分封同姓为地方诸侯,将分封制和宗法制牢固结合在一起。无论同姓子弟还是异姓诸侯,接受了周天子的封赐后就成了“小宗”,而周天子则是“大宗”。用这种称谓意味着受封诸侯都被纳入了周王室的宗法网之中。宗族内部长幼、嫡庶和尊卑之别的“礼”成为了周的政治规范。

——摘编自李龙、李策《中国古代分封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春秋初期,楚、秦、晋等国已开始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其长官可以世袭。战国时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六国后,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全面推行郡县制,此时的郡县长官均不能世袭。秦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一郡管辖若干县。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下置郡尉,辅佐郡守并掌管全郡的军事;又置监察史,掌管监察,为中央在地方上的耳目。县分大小,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县设县长,掌管全县事务,受郡守节制。

——摘编自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代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021-12-12更新 | 64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6月浙江历史高考变式题(主观题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
2021-10-07更新 | 676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高考湖北卷历史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族历来重“礼”,先秦时期是“礼”形成的重要阶段。下表反映了
时期对“礼”的认识
原始社会“礼”是初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生活禁忌
夏商“礼,履也,所以事神而致福也”
西周“斟酌损益,因袭积累,以集文武,其经世大法,咸粹于是”

A.宗教文化向伦理文化转变B.社会体系和组织原则的确立
C.社会等级制度的外在体现D.“礼”是民俗的概括和反映
2021-09-24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6 . 明堂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亚”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亚”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1-09-06更新 | 507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变式题
7 . 有学者指出,春秋时期“有土地运动,却无土地市场”“土地运动主要是在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进行的”,其方式有封赏、迁徙土著以重分土地、索取、以土地作政治性交换、对土地作政令性调整等。该学者强调当时
A.地主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B.分封制度逐步走向瓦解
C.铁犁牛耕推动了社会变革D.土地转让引发社会动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将“周天子任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列在《资治通鉴》之首,司马光意在强调
A.先秦时期政治变革的加速B.周天子开始成为“天下共主”
C.专制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分封制的进一步加强
2021-07-07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2021-06-09更新 | 11373次组卷 | 87卷引用:2021年广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10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969次组卷 | 161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