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西周时,周天子称“王”。进入春秋以后,除周天子外,春秋早期楚国国君楚武王开始称王,晚期吴国、越国国君也称王。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分封制趋于解体
C.强化了家国认同D.政治中心向南移
2 . 早期封建国家在实行何种地方制度的问题上有过较大反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在地方设县,那都不是学六国的。秦本无“封建制”,因此朝君主集权制的演变要容易些,在统一过程中,对被灭六国,取消“封建”代之以郡县,更是顺理成章。如果没有秦统一战争这种特殊的历史手段,东方六国由“封建”向郡县的过渡,扭扭捏捏,恐怕还要拖好几代时间,才能慢慢完成转型。在这里,我们再一次体验到了所谓“恶”的历史作用——战争,这是人类良知所不容的残暴行动,却常常有帮着实现转换历史场景的作用,真叫人哭笑不得。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汉初分封诸侯的基础虽说还是那县制,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理论上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士之爵”。刘邦在世,同姓诸侯王都是其子弟之属,不可能犯上作乱。吕后当权,他们能团结一致,对抗诸吕,后来又促使文帝登基,的确对刘氏的皇权起到了拱卫作用。但文帝以后,同姓诸侯与皇帝的关系已经疏远,人人都有帝制自为之心,皇权自然受到挑战。刘邦初封同姓王国时,唯恐其实力不足,不能屏藩皇室,因此所有王国都地兼数郡,如齐国领有七郡之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得以顺利建立郡县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高祖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初衷,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汉高祖这一措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分封制下,周王赏赐官员地产,所赐地产一般从渭河谷地一带有限的王室土地资源中分割。由此可推知,分封制(       
A.极大扩展了周文化的范围B.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
C.隐藏天子权威衰弱的危机D.依赖于土地私有制度
2023-12-15更新 | 57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4 . 关于谥号的主题学习。

在历史学习中,小明对中国古代君主谥号的含义及其演变产生了探究兴趣。他首先读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帝王谥号产生于西周而流行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后,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是一种不敬的行为而予以废止,西汉王朝建立后又重新予以恢复。”

——赵志伟:《谈谈皇帝的各种“号”》

1.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小明可能会如何理解谥号产生于西周、废除于秦朝的原因?

接着,小明又通过资料查阅,了解了谥号的含义:谥号是君主死后,根据其生平和地位,为其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谥号分为美(褒)谥、平(怜)谥、恶(贬)谥三类。为此,小明搜集了一些君主的谥号,并与其生平一一对应。

材料二

君主生平谥号
①____朝,孝武皇帝—刘彻雄才大略,积极有为;好功生事,穷兵黩武武(美谥,威强叡德曰“武”)
②____朝,玄宗—李隆基前期励精图治;后期由治而乱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美谥)
③____朝,嘉靖—朱厚熜荒废朝政,迷恋求仙,禁行海外贸易,内阁首辅更迭频繁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美谥)
④____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开拓版图,奠基中华疆域;乾纲独断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美谥)

2.请帮助小明依据材料二中君主的生平和谥号填写相应的朝代。

小明整理表格时发现,自唐以后的文献多以庙号、年号而非谥号代称皇帝。

3.请尝试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表格所列君主谥号与小明所了解的谥号的依凭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小明为深入研究谥号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作用,又收集了相关材料,内容如下

材料三   由于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但)选用的谥号……往往是名不副实,甚至是完全虚伪的。

——柳士镇:《谥号、庙号、尊号与年号》(《七彩语文》2018年03期)

材料四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虽事乖正直,而理合名教,讳之可也。”

——据王杰:《汉代谥法研究》改写

4.综合以上材料,如何认识柳士镇与刘知几观点的不同?
2023-12-13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宗法制对政治制度的直接影响在不断减弱,但基于宗法制所形成的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却未曾被削弱,且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封建帝制皇权的日益加强,而得到了强化。”材料认为宗法制(     
A.随时间推移而强化B.是帝制的组成部分
C.长期影响中国社会D.左右古代道德观念
6 . 西周实行摄政制度,即当国君幼小、缺失或不贤、无能之时,贵族集团内部可以虚国君之位,摄政制度(     
A.开创了国家治理新模式B.维护了宗法制度的稳定
C.凸显了分封诸侯的作用D.冲击了王权的至尊地位
2023-08-30更新 | 41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周初内忧外患、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周公果断采取建侯卫的措施,这对控制局势,奠定统治基础,扩大统治地域,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此可知,“建侯卫”指的是(     
A.实行分封制B.建都镐京C.实行宗法制D.迁都洛邑
2023-08-28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学者考证,西周时期,“大(太)室”“大(太)庙”通常居于城市的核心位置,周边分布着所谓“卿士宗族所居之宫”,当时呈现出“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面貌。据此可知,西周(     
A.宗法制度决定城市布局B.贵族政治制约经济结构
C.血缘关系影响社会生活D.等级制度主导商业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礼乐制度下,周天子在中央设立“辟雍”"学宫""大池”等教育机构进行军事教育。同时,诸侯国及卿大夫也设置了"泮宫""庠""序""校""塾"等学校,以保证基层军事教育的普遍推行。这说明当时(     
A.官学教育是礼乐制度的根本保障B.注重通过军事教育提升军队战斗力
C.已经实现中央和地方的有效统一D.礼乐制度渗透于军事教育内容之中
2023-06-20更新 | 118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代祭奠记载,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矣,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阶层等级森严B.礼乐制度丰富多彩
C.畜牧业经济的发展D.等级秩序规范有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