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五)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19 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文化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宗法制对政治制度的直接影响在不断减弱,但基于宗法制所形成的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却未曾被削弱,且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封建帝制皇权的日益加强,而得到了强化。”材料认为宗法制(     
A.随时间推移而强化B.是帝制的组成部分
C.长期影响中国社会D.左右古代道德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高门子弟很少屈尊接受察举。但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由此可知当时(     
A.中枢机构遭到士族垄断B.选官缺乏选贤任能精神
C.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停滞D.专制集权程度有所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隋文帝时期实行“输籍之法":由国家制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初五,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收赋税、力役的依据。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的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豪强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成为国家的编户。这一举措(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增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C.避免了农民隐瞒户口D.促进了社会的持久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据宋《梦粱录》记载:“(杭州)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顾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顾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人家有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瀽去。”这反映了当时(     
A.基层治理措施严密B.重视城市公共卫生
C.基础设施建设完善D.城镇商品经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主管天文历法的清朝钦天监监正杨光先(1597—1669年)在其所著《中星说》中指出:一切关于天文历法的知识在尧舜时代已经完备,自那时以来,有遵守四千年而莫之或议。“又曰:“孔子之所以成为‘无以复加’的圣人,‘以其祖述尧舜也’。”这反映出(     
A.天朝上国的社会心理B.西学东渐动力的缺乏
C.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D.思想观念取向的保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1865年至1884年是洋务运动的全盛时期,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19个近代军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30余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大都在这期间建立起来,这些大型军民用洋务企业,都经过了慈禧的亲自批准。据此可知(       
A.慈禧是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B.工业文明让统治集团普遍认可
C.清廷实权统治者致力于自救D.洋务运动使国家安全得到保障
2024-02-0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如表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行业1912年1920年发展速度
(1912年=100)
平均增长率/%
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枚5095641598074313.612.1
华商纱厂布积数机数/台26166675255.211.0
面粉业华商厂产量/万包19668316423.019.8
火柴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361746206.610.9
电力业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1201329602246.411.9
水泥业启新厂产量/吨59405109741184.78.0
A.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B.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实现了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发展D.受到特殊的内外环境的影响
2024-04-11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长沙、南昌等地的画家们走出画室,走上十字街头,把"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转变为"宣传工具"。这种“十字街头”美术以独特的形式被广泛地高悬于中国的城市和乡镇。画家们的义举旨在
A.激扬民除斗志凝聚民族力量B.清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C.提议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D.动员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1960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指出:“要研究手工业合作社的合并、升级,哪些是符合需要的,是合理的;哪些是公社工厂的生产可以代替的,哪些是不能代替,需要退回来;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要做深入了解、全面分析、通盘考虑。”由此可知,李富春主张(     
A.积极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B.减少手工业的公有制成分
C.立足实际适时调整生产关系D.全面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中共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变为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思想最终被中共十四大所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取代。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A.“所有制崇拜”的束缚已被打破B.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始显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埃及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的罗塞塔石碑足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语三种文字书写的;孔雀帝国的阿育王在发布诏令时,也用到希腊语等多种语言。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文明交流B.希腊语是古代世界通用语言
C.奴隶制国家治理手段趋向一致D.区域冲突根植于文化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753年,伦巴第人威胁罗马,教皇斯蒂芬二世亲自为丕平涂圣油、加冕(下图),并宣布今后禁止任何人从非加洛林家族中选立国王,违者将受到剥夺神职、逐出教门的处罚。作为回报,丕平出兵打败伦巴第人,将夺得的拉文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这表明,当时(     

教皇斯蒂芬二世为矮子丕平实施加冕礼
A.欧洲孕育着社会转型因素B.教皇与世俗君主相互借重
C.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具备D.独立的民族教会有望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在英国,18、19世纪的议会至上原则,随着行政权力的增强实际上已被抛弃了。20世纪以来,已经不是议会至上,而是内阁至上,是内阁控制议会,而不是议会控制内阁。因为议会的大多数动议由内阁提出,对于这些内阁的动议和提案,作为群体的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这一局面反映了英国(     
A.君主立宪制仍待完善B.权力制衡遭到破坏
C.宪政体系下权力重构D.政党政治受到阻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841年,狄更斯在《老古玩店》中记录了小内尔和祖父走过英格兰中部西西弗斯地区,看到“伴着发动机的轰鸣不断抖动,发出微弱的嘎吱声,高耸的烟囱吐出黑色的雾气,在屋顶上方聚起浓密难闻的乌云,周遭空气都是灰蒙蒙的”。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B.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C.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D.工人居住条件异常恶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下表为1928—1932年苏联重工业固定投资增长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苏联(     

重工业的固定投资(百万卢布)

增长率(之前年份的百分比)

重工业的投资(占社会化部门的总的固定投资的比例)

1928年

1444

35.4

1929年

2127

47

36.1

1930年

3425

61

35.0

1931年

6513

90

41.5

1932年

9080

39

45.2

A.国民经济比例已经严重失调B.新经济政策作用日益显著
C.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D.国家工业化战略迅速推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1954年,针对美国最高法院“永远结束美国的学校隔离”判决,佐治亚州州长公开抨击,美国最高法院公然无视法律和先例把自己降级到庸俗政治的水平。材料表明美国(       
A.人民民主斗争漫长复杂B.权力制衡体制优势明显
C.学生运动取得初步胜利D.资本主义固有弊端暴露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和厚重的“历史符号”,为人类文明交流互动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中保存的精美壁画、雕塑,融汇了中国、印度、中亚乃至希腊文明等多种元素。1988-1995年,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汉文、西夏文、回鹘文和蒙古文等元代印本共39件,根据其中一些有明确信息可考的印本得知,其刻印地主要位于元大都和杭州等地,而且大都是元代后半期之物。这批印本以佛经为主,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另外北区还出土了丝绸类纺织品,如莫高窟北区第51窟出土一件褐地龟背纹妆花(南京云锦织造工艺中最复杂的一个品种)纱残片,经学者鉴定为元代织物。

——摘编自刘拉毛卓玛、杨富学《元代印本在莫高窟的发现及其重要性》

材料二   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正式成立,开启了敦煌吐鲁番学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学者以强烈的学术、文化自觉,积极投身到包罗宏富的敦煌吐鲁番学研究之中,奋勇直追、发愤图强,经过40年的努力,逐渐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旧有状况,形成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崭新局面。敦煌吐鲁番学得以不断赓续发展,成为源于中国且实至名归的国际显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5日第002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研究元代敦煌历史可以采用的史料。
(2)总结材料一反映的元代后期敦煌的历史事实。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学者积极投身于敦煌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2023-12-25更新 | 10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停刊于1926年7月,它经历了由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3)的启蒙刊物向中因共产党党刊(1923~1926)的转变。《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始终肩负着中国思想解放的时代使命。《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带进中国人的视线,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宣传平台。五四运动以后,《新青年》逐渐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宣传内容。中共二大之后,《析青年》改组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由瞿秋白担任主编,出版季刊(1923.6~1924.12)。这一时期《新青年》的文章更多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后因国内外形势复杂,杂志不能如期出版,于1926年7月终刊。

——摘编自王泽、高天宇《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党内的一些党员以及社会上一些群众在内的小部分群体,对于马克思主义并不十分了解。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各种学术批评、讨论活动在《哲学研究》《新建设》等报刊上展开。报刊所组织的学术讨论活动正好给了大众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吸收和采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利于广大人民共同进步。报刊对还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消除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误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术讨论的过程中,报刊把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各层次、各领域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真正被普及。

——摘编自张海丽《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刊发行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青年》宣传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并分析该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相较于近代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从一个不自觉的参与者,已经变成了一个参与建构全球文化网络的合作伙伴。经历了三百年之久的蜕变,我们竟可以如此说:西方近代文明,从最初的理想,到最后的终结,每一个重要的阶段,都有中国的影子或中国实体的参与。这也正是人类文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必然的情况。毕竟,中国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若干传统。东方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经验,其中有不少深厚的文化精髓,很值得我们选择、采撷,并纳入新文明之中,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选取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任一个阶段,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取的阶段,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严谨。)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百年战争使得英国的封建贵族和大众逐渐培养起浓厚的“本土”意识和民族观念,在语言、文化上日益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威克里夫提出了建构由君主控制的民族教会的政治构想,主张用英语做礼拜,并将圣经翻译成英语。受其影响,都铎王朝时期,亨利八世策动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英王取代教皇成为英格兰民族教会的至尊领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权力集中,成为正在形成的民族国家的象征。伴随着民族国家的成长,英国从世界文明的边缘走到了中心。它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获得了世界海洋和贸易的控制权,建立了以美洲为主体、殖民与贸易结为一体的大英帝国。在科学、思想、文艺等领域,以牛顿、霍布斯、莎士比亚等人为代表,英国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1688年光荣革命后,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主权不再属于君主,而属于整个英吉利民族,真正意义上的英国民族国家最终形成。这些都为英国在18世纪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国家形成对于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文化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中国近现代史
4
政治史(旧)
5
世界史
6
选修(旧)
7
文化史(旧)
8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宗法制单题
20.4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察举制单题
30.65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40.4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50.4明清科技单题
60.65洋务运动单题
70.4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80.6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90.4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1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10.4古代文明的交流单题
120.65王权的加强  中世纪教会单题
130.65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单题
14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50.4 斯大林模式 单题
160.4“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180.6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200.4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三、论述题
190.65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