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2023-11-23更新 | 27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5届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据史料记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新法”中的(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厉行法治D.焚烧诗书
3 .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勇力崇拜与“士”阶层道德属性相结合,形成了“勇士”“壮士”等对英雄的称谓;刘邦在《大风歌》中提出了效命忠顺的“猛士”英雄形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人才需求文武兼备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英雄观念根深蒂固D.社会政治发生变动
2023-11-11更新 | 50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土地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鲁国实行了“初税亩”;秦国商鞅推行“废井田,开阡陌”。这些举措(     
A.根源在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全面普及
C.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旨在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鞅变法规定,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并因而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隶。该规定(     
A.打击了封建的地主阶级B.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C.革除了落后的社会风俗D.废除了旧的土地制度
6 . 《史记·商君列传》中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承认土地私有B.打击了旧贵族C.革除陈规陋习D.强化社会控制
2023-10-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05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这些做法(     
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
2023-10-11更新 | 44次组卷 | 4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推行“官(管)山海”之策;商鞅主张“农战”,奖励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发展等。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B.国家重视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C.变法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D.社会转型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9 . 春秋初期,诸侯国家有兵车“百乘”,已是“大国”标准。战国时期,“千乘之国”已是普遍状况,以七雄为代表的区域性强国,军力甚至可达“万乘之国”的规模。这一变化突出说明(     
A.时局变化影响战争规模B.兼并战争日益激烈残酷
C.各国普遍重视扩充军备D.集权体制发挥强大效能
10 . 春秋时期,楚、秦、晋等国在新扩张的土地上设置县,战国晚期,“县”已经成为各国较为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这一变化反映出(     
A.贵族特权已经被完全剥夺B.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C.各诸侯国普遍实行郡县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