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他抢救孩子,唯一的原因是出自于天生的同情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岳麓书社

材料二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字经》

材料三   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到过许多州县,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是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的哪种主张?并列举该思想家其他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包含的儒家思想,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的“他”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材料三反映了该思想家什么思想主张?
2022-12-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   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

《墨子》中说:“一同天下。”

《荀子》中说:“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韩非子》中说:“一匡天下。”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的目的。
(2)概括材料二中思想家共同的政治主张;并指出秦统一之后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裂都会而为之郡邑”与汉朝“有叛国而无叛郡”分别指的哪种制度;并分析秦推行该制度的历史意义
2022-10-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