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实践能力的积累,人们从西周井田制束缚中摆脱出来,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释放出更多的创造力,从而使得一部分人从西周分封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释放出更多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整体关系的社会形态转变。

——摘编自周至杰《社会转型与春秋战国人学思潮研究》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失序”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启蒙时代,在重构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孔孟以修身为本;老庄崇尚自然;……各学派在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的议题上交锋碰撞,既彼此辩驳,又众说融汇,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深刻影响着历代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摘编自杨明柱《诸子百家:辉煌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转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道墨法四大学派在“重构社会秩序”上的思想主张。

2 .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3-10-17更新 | 190次组卷 | 11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集权,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A.体现强烈的民本色彩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
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3-10-17更新 | 214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学派主张
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治制度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2023-10-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人性恶,提倡仁政。
2023-10-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面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乱世,他主张(       
①为政以德       ②仁政       ③兼爱非攻       ④定于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10-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同学从古代文化典籍中摘录了以下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的是(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A.孔子的仁政学说B.孟子的人性本善说
C.墨子的兼爱学说D.朱熹的本善习远说
2023-10-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荀子认为,“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由此可知,荀子意在(     
A.坚持儒家的正统观念B.重视道德教化的成效
C.强调礼制的治国功能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
          图二:废井田开阡陌

材料二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此外,儒家的思想家们还提出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解读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
2023-10-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