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封建制较之奴隶制,无疑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对农民阶级来说,它并不是什么康乐世界,而是新的“枷锁和奴役”。

秦始皇三十一年,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使军功地主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另外,秦王朝实行“尊奖兼并之人”的政策,允许土地买卖,地主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攫取大量的田产,逐步形成了“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情况。无地或只有很少土地的农民,除了遭受高额的地租剥削外,还要向封建国家交纳口赋、柴草等繁重的赋税。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动,收成的三分之二都被地主阶级剥夺走了,剩下的部分很难维持家庭生活。

秦统一六国之后,不顾人民死活,“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给)其欲也”,无休止地征调兵役、徭役,那些被征当兵的农民,因路途遥远、条件恶劣,加上官吏的欺压,许多人惨死在戍守之地;秦始皇为了满足私欲,滥用民力,大肆修建官室、陵墓,造成了“男子力耕不足粮镶(饷),女子纺绩(织)不足衣服”“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的困境,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所体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并对这一生产关系加以评析。
2023-1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历代中原王朝重视边疆治理,通过经略边疆推动了中国版图的奠定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幅员辽阔的封建国家,下图为秦朝形势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1)观察地图,描述秦朝版图的四至。结合所学,概括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

材料二   明朝治理边疆的思想和政策是由太祖和成祖奠定的……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治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根据明代的形势和边疆状况,又有所变革和创新……首先是“守备为本”,即以武力为基础,作积极的备御……第二是“刚柔并济”。这虽是我国历代帝王治边的传统思想,但明初太祖、成祖二帝集历代帝王之大成,真正厉行了“刚柔并济”,不是一味诉诸武力,而是在“恩抚”上坚持不懈地下工夫……第三是“以夷治夷”或“以夷制夷”。这也是历代帝王治边的传统思想和策略。

——摘编自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的治边思想,并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其在内陆边疆治理方面的具体史实。
2023-10-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统一多民族国家



(1)提取三幅形势图中的信息,结合所学说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为了更好地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一朝代的形势图,请说明理由。
2022-12-1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摘自柳翼谋:《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朝开创了“康乾盛世”,建立起空前巩固、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奠定了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基础。这个统一是在清王朝的统治下实现的,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完成的。经过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在清朝“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一个完整的不可不分割的整体。

——摘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写出材料一中“嬴政称皇帝之年”的年份,结合秦朝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具体举措,分析“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结合秦皇汉武治理北疆的相关史实,说明“秦人启其端,汉人竞其绪”。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开通图中“大运河”时的在位皇帝,并概括开通“大运河”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列举唐玄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两个典型史实,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疆域奠定的角度一句话概括“康乾盛世”的突出贡献。当前,许多专家认为康乾盛世只是“落日的辉煌”,马克思则称之为“奇异的悲歌”。结合中西方当时所处的经济背景阐释他们提出“落日”和“悲歌”的缘由。(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

材料一   独秦(国)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宋·洪迈)春秋以来尤唯贵戚世臣是赖,虽以罪诛,皆不绝世……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

——(清·钟文桑)

材料二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战国·墨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战国·韩非子)


(1)概括材料一中对秦国用人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指出材料二用人观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说明秦国变法相关举措与这一变化的联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私有观念的蔓延,追逐“私利”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现实迫使统治者制定新政策以维持国家财政收入的正常运转。春秋中后期,各国纷纷进行的租税改革,这既为政府增加了收入,同时也适应了人们追逐更多私利的要求。从“相地而衰征”到“初税亩”“初租禾”,都是将“籍公田”的集体劳役地租,改为履亩而税的家庭实物地租,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收税。这样不但增加了国家收入,而且人们在交够租税后,也可以获得更多合法的个人利益。

——摘编自陈春会《春秋战国社会转型与“私”观念的发展》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在发展,可是当时诸侯割据混战的政治形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严重的矛盾。战争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人民普遍厌战。因此,消除封建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实现全国的大一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关东六国虽曾进行过一些政治改革,但极不彻底,基本上是贵族掌权。封建领主制残余保存较多,政治黑暗,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发生火并,阶级矛盾尖锐,国力薄弱。可是,秦国的情况与关东六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秦在战国中期,在商鞅的主持下,变法比较彻底。在此后的一百年间,秦在政治方面,已基本上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武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有观念”蔓延的条件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实现全国大一统的原因。
2022-11-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读下列两幅秦统一前后时期的形势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依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的条件。
(2)秦统一后如此广阔的疆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呢?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军攻灭关东六国中仅存的齐国,标志着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君主专制帝国正式形成。秦本来是东周的诸侯国,已有500余年历史。它的历代国君顺应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经过长期努力经营,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一个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其疆域东起大海、西至陇西、北抵阴山、南到岭南,有效统治范围大大超过周代。为巩固统一成果,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度出现,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并使之趋于稳固,使统一成为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伟大历史意义。
9 .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材料一   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走向封建化,这就规定了历史走向由纷乱到统一的历史趋势。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虽然体现生产力进步,但是遭遇自然灾害容易绝收使农民生活无着,这就需要有强大实力国家的救济。另外,和精细耕作的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水利灌溉工程和在当时还属于高端技术的四时耕作、物候节气、良种培育等都需要统一强大的国家来实现。

——据葛颂、郭建峰《从小农经济发展窥探春秋战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二   乱莫大于无天子,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息。

——《吕氏春秋》

梁惠王:“天下恶乎定?”孟子:“定于一。”

——《孟子·梁惠王章句》

材料三   秦国地处西部,关中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且农业基础稳固,郑国渠的修建更使得秦国耕地面积扩大,成为秦国东进的后备粮仓;偏居西陲,社会环境稳定,使其本国国土免受战争摧残,同时也能集中精力迎敌,向东扩展……秦国的独特地理条件加速了统一的步伐。

——据李娟娟《秦统一六国中的地理因素再论》

材料四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材料五   进入战国时期,内迁异族已为华夏吸收、融合,处于东方的诸夷与南方的楚亦与华夏融合,而雄霸西戎的秦国也逐渐同于华夏。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已完全形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刘正寅《交融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华夏民族》

材料六   当他广泛地招揽人才择贤选能时,当他具有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后,机遇必然地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担负起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厚夫《漫步秦直道》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分析秦统一的条件。
2022-09-15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10 . 经略边疆

(1)根据图一提示,西周如何加强地方管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2)秦灭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国家。结合所学,简要叙述秦朝对其统治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
(3)对比秦朝和西汉形势图,描述秦汉时期的疆域范围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相较于秦朝,西汉统治者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做出了哪些调整?
(4)唐朝前期出现___①____、____②____的盛世局面;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唐军大举反击___③____并获胜,草原各族共同尊奉___④___为“天可汗”;中央政权加强对__⑤___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_____⑥_____多次向唐朝求婚,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