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图1到图2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图1                                      图2
A.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2022-10-18更新 | 167次组卷 | 4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归一,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他以咸阳宫为中心,命人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秦始皇如此设计咸阳的宫殿,其意图是
A.君临天下,思想控制B.天下共主,尽享极乐
C.天下归一,皇权至上D.彰显财富,发展商业
3 . 秦阳陵虎符(如下图),青铜铸卧虎状,可中分为二,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调兵时,二者合一,方可执行。据此可判断
A.秦军权高度集中B.战国时期隶书被广泛使用
C.秦官僚体制完善D.战国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
4 . 阅读下列材料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核心制度都是皇帝制
B.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D.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6 . 中国古代疆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下面为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与西周相比,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分析该措施的特征。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何意义?

2018-10-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学情调研(卓越班)历史试题
7 .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
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
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D.丞相负责军事责任
2017-11-12更新 | 19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中国古代君臣议事情景演变图,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朝臣对君王日益尊敬B.皇帝与官员矛盾激化
C.君主专制的强化D.中央集权加强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造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3)从政治角度阐述“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