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7次组卷 | 456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料中关于秦朝“三公”的事迹,只有丞相和御史大夫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长期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B.太尉一职实际上为后人杜撰
C.“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D.“太尉”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小楚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治体制示意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民心所向是其建立的源动力B.郡是直属于三公的地方行政机构
C.儒家大一统思想被成功实践D.该体制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4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宫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
C.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D.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2020-02-09更新 | 703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019-01-30更新 | 5227次组卷 | 20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汉中汉台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限制、监督了皇权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018-10-27更新 | 667次组卷 | 45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