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正是得益于这个郡县制,中国的国家形态才具备了逐步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到了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秦王朝之时,功不可没的郡县制更是全面取代了分封制而成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坚实根基。

——摘编自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

材料二   某学生在学习汉朝历史时所作思维导图局部

材料三   元世祖朝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和半固定化行省分沿用金行尚书省和蒙古国燕京断事官二模式,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军事需要。世祖末成宗初,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元行省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官府体制。行省普遍设置,有确定的辖区范围(相当于金朝一两个路),宰执衔撤销和群官负责制的形成,兼领军民和不定期迁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述论》

(1)材料一中“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在商代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思考,郡县制对比分封制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AB所代表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形成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发展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秦朝中央和地方行政结构图。据图可知,秦朝(     

A.官僚政治制度非常成熟B.国家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C.地方机构分权相当明显D.彻底消除封建割据隐患
2023-11-11更新 | 295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元高级中学、大丰区新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均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为适应疆域空前辽阔的特点,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反映了哪一朝代的疆域形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加强疆域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
(2)材料二中的“新体制”是什么制度?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上边疆治理措施的共同作用。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秦朝形势图



从上图中提取三个有关秦朝的有效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述准确,逻辑清晰)
2023-01-12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虽也是处于封建社会中统治者的一种羁縻政策,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但它不是限制,而是有意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给于少数民族首领以优待,封官进爵,并且给予其部族以优厚的安置,进而削弱民族隔阂,最终实现同化的目的;同时通过民族间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往来,在民族交往中实现多元发展。

——摘编自田小飞、王延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民族观》

材料三: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1)指出材料一的地图反映秦朝在地方实行怎样的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中国观”在元朝的转换。
6 . 中国之教、中国之政、中国之境,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孔子,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兼思想家,在东亚一直被视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秦的统一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的发展趋势,在政治制度上、思想文化上、经济形态上都使中国出现亘古未有的新局面。

——摘编自邹纪万《秦汉史》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是“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兼思想家”的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秦统一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形态上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武帝开拓和稳定西北边疆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022-11-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图1到图2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图1                                      图2
A.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2022-10-18更新 | 167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
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
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D.丞相负责军事责任
2017-11-12更新 | 195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联测历史试题
10 . 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以分权实现集权
C.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权力分到兵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