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     
A.使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B.说明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使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决策失误
2024-01-24更新 | 66次组卷 | 28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治理是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

材料一   郡县的出现,是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划时代变化。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本质,是在国家体制中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由部族国家变成疆域国家。秦代实行郡县两级制,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而秦郡数仅为四十余,中央直接管理各郡,尚无多大问题。

——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

材料二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三   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上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宣抚使为朝廷特命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政务,大体如唐代前朝的巡察、安抚等使或宋初的宣抚使,属临时差遣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后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元时期(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政治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带来什么后果?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2024-01-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材料二   三省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实则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以便于皇帝控制。(唐代中期)以后仆射不是宰相,不参预决策,而专管行政。但还是注意发挥三省的定策、封胶和执行的作用,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唐朝设置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其目的也在于此。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三公的职权,结合所学概述三公对君权统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制的运作过程并指出唐朝设立三省制的目的。
2023-12-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59次组卷 | 456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47次组卷 | 9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三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制度。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期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各自职能,并分析三省六部制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行政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选官制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并指出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期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各自职能,并分析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上面三幅图所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023-1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九卿指“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这一制度(     
A.杜绝了官员腐败现象B.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
C.明确了中央机构分工D.导致了分封体制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3-10-17更新 | 298次组卷 | 29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材料一   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政治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