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巩固统治,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尽显治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候王……——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中央官制图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秦朝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央官制,归纳中央官制演变的趋势。
(3)图1、图2分别是汉朝与清朝的形势图,请任选一个朝代写出这个时期中央政府对新疆设置的管辖机构,并说明上述朝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管辖的意义。
2024-03-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将祖先或神明称为“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否定了“泰皇”的称谓,而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称“皇帝”。据此可知,皇帝制度(     
A.具有一定君权神授色彩B.凸显了浓厚的宗法观念
C.强化了对民众思想控制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     
A.使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B.说明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使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决策失误
2024-01-24更新 | 66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司马迁认为:“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他肯定了秦朝的(     
A.世袭制B.“焚书坑儒”C.中央集权制D.严刑峻法
2024-01-2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律》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等。这些规定的目的主要是(     
A.维护皇帝的至高权力B.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2023-12-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后期的各大诸侯国中,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以原秦国的制度为基础,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行之于全国。这套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史称“废封建,置郡县”。秦始皇的这一变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具有革命性质。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1)根据材料,分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建立郡县制“具有革命性质”。
2023-12-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7次组卷 | 456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它创立于什么朝代?
(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
(3)图三、四分别是中国古代什么朝代的什么举措?
2023-12-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大臣太重,上逼主,下虐民”的局面,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地处西北,尚武勇,故其民风大近于质朴无华,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所以,采用郡县制是必然的选择。

——摘编自黄栋法等《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作出的调整。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以廪养或防范蒙古诸王为主要使命。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省的设置,则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2023-11-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制度的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中央官制的名称。请任选一个官职,写出其职责。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写出①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制度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西汉、魏晋、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指出这些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023-11-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