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握有财力物力能进行反抗的旧贵族分子,集中在秦统治力最强的首都。在各郡县,就近把比较富有的六国人民集中于闾右,制其担负繁重的徭役;把贫穷的六国人民集中于闾左,强制其担负生产劳动。此举(     
A.增加财政收入B.旨在恢复生产C.削弱割据基础D.便于文化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王朝建立后,为了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施行,特地铸造了一种厚重的权钱(又称法钱),面文左右两侧有“重四两”的小篆文字,穿孔上下有一定的数字符号,作为衡量的标准。权钱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权钱”的大量出土,反映了秦朝(     
A.颁布律令长治久安B.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
C.修筑驰道沟通南北D.统一货币的措施得力
2022-08-23更新 | 628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扫清六国、北逐匈奴和平定岭南的过程中,秦帝国逐步建立起以公路运输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全国统一的交通体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罗马帝国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形成了具有囊括性、开放性的交通体系。这些事例集中体现了(     
A.自然环境对文明交往的束缚B.社会性质决定文明交往方式
C.帝国国力差异影响交通选择D.文明扩张对自然限制的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始皇东巡刻石摘录

出处

记载

《峄山刻石》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上荐高庙,孝道显明。
《泰山刻石》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琅琊刻石》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据表可知,秦始皇东巡(     
A.实现了对东方地区的有效治理B.为秦朝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彰显秦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研究发现,秦朝官员的分布大致还是“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即大多是战国时秦国故地的人出任将军领兵打仗,而文官除了秦国本国的贵族外,还有大量来自原东方六国的士人、客卿。这表明秦朝
A.军功爵禄制已名存实亡B.贵族阶层队伍日益壮大
C.严格防范六国复辟势力D.官员选拔地缘特征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书》记述: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据此可知,秦筑长城
A.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B.解决来自边疆的威胁
C.保障了正常的农业生产D.利于自身的社会稳定
2022-05-19更新 | 1052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之后,秦朝在这些地区设郡、县进行管辖,大量内地民众奉命迁往从匈奴手中收复的河套地区,开垦土地;前往岭南的移民以军人为主,但直到秦朝灭亡,中央都没有将移民岭南的军人召回。秦朝对南、北边疆的管理举措
A.蕴含“怀柔远夷”思想B.破坏了地方历史传统
C.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D.彰显了“大一统”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反映了秦朝建立后修建的驰道、直道、运河等交通网,它
A.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B.完全解决了周边民族带来的边患
C.消灭六国的残余势力是根本目的D.南方建设少说明秦朝未真正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其意在
A.巩固国家统一B.确立秦文核心地位
C.加强思想控制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10 . 刘宗绪先生认为: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就推行文教政策而言,秦始皇的失败和汉武帝的成功,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解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依赖行政强制,更不可迷信暴力手段。由此可知
A.汉朝统治者更宽厚慈爱B.治理方式影响治理成效
C.汉武帝的政策更加高明D.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