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为近年考古出土的秦朝方孔圆钱的实物资料。这种现象说明秦朝(     
   
A.区域经济交流繁盛B.铸币标准还有待统一
C.民间铸钱现象普遍D.大一统稳固形势严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文字的应用日益频繁而广泛。因为各地民间的自由创造,字的写法很不一致,连偏旁也有不同,出现了汉代许慎所说七国“文字异形”的现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一个农业大国军民两政的处理, 法令的推行, 军情的通畅, 民间商旅的往还,亟需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文字, 所以秦朝统一天下之后, 当务之急便是进行全国性的“文字改革”。实行“书同文”后,小篆成为官方用字,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各系文字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秦朝统一文字之后又一次的改革, 是由“篆”及“隶”的文字改革, 史籍记载的程邈所作隶书的功绩, 应是在整理、规范在民间流行的隶书字体并且得到始皇认可而加以推广, 汉朝初立, 尽废秦法, 唯独“隶书”得以沿用,在隶书走向代表地位的同时,草书、楷书、行书嬗变,竞相争秀,形成多样化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郑涵文《秦朝大一统下的文字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文字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文字改革的的意义。
2023-04-08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       
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
2023-03-28更新 | 2143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公元前227年,秦南郡(楚国旧地)郡守腾因当地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发布文告,要求各县、道官吏“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社会矛盾B.革除传统陋俗C.树立皇帝权威D.强化国家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为吏之道》提出了秦官吏必须进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安静毋苛,审当赀罚,严刚毋暴……宽容忠信,慈下勿凌,敬上勿犯”“勇能屈,刚能柔,仁能忍”。这说明秦代(     
A.基层治理完善B.官员素质提升C.儒法思想并用D.儒学正统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始皇在征服岭南的过程中,曾把“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落后的岭南地区。到汉初,岭南出现了番禺、合浦等商业性都会。由此可见,秦始皇的举措(       
A.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突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
2023-02-02更新 | 71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嬴驷灭蜀后,便以蜀为基地,开始经营“巴蜀微外”的西南夷。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继续以蜀为根据地开发西南夷,并命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地区修筑通往西南夷的道路。公元前221年后,嬴政又在其基础上不断延伸,直至郎州(今云南省曲靖市)附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尺道”。此外,嬴政还在西南夷部分地区设立了郡县,并派官吏进行直接统治。如《史记》中载:“邛、笮、冉駹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常通为郡县。”

——摘编自龚德全《秦汉时期“西南夷”社会的历史状况及其开发》

材料二   自窝阔台至忽必烈,蒙古人先后灭亡了大理和南宋,建立元帝国,并在西南地区积极开疆拓土,开辟交通路线,如在云南地区新辟通达内地的要道。在元朝统治者看来,西南边疆与内地并无很大区别,它既是赋税来源,也是对外扩张、交流的基地和门户。为管理西南,元政府迁移大批汉人、蒙古人、色目人在当地屯田,扩大矿藏的开采,至于蛮夷腹心之地,则“制兵屯旅以控扼之”。此外,元政府在委派行省大员的基础上,兼用土酋或宗教首领充任土官,统摄军民。土官虽世袭,但遇纠纷,仍要接受行省官员裁决。在教育上,元政府广开学校,并立文庙、塑孔子像,时人称为:“虽穷边蛮僚之乡,咸建庠序矣”。在这一过程中,各少数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与内地的政治制度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摩擦,而过重的赋税、兵役及边疆官吏的民族歧视、贪赃枉法等,也加剧了民族矛盾和冲突。

——摘编自方铁《蒙元经营西南边疆的统治思想及治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经营西南地区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经营西南地区的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古代王朝对西南地区经营的历史意义。
8 . 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开凿灵渠B.统一文字C.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
2022-12-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伊春市铁力市第一中学二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先秦时期的阴阳家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君主只有亲临泰山祭祀天地,才算是正式“受命于天”。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专门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秦始皇此举(     
A.表明天人感应学说开始形成B.有助于凸显皇帝的独尊地位
C.说明当时神权色彩日趋浓厚D.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继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从内地迁往北河、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3万户农民,约10余万人口,并给迁移民户赐爵一级。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拓展了秦朝统治疆域D.增强了边疆防御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