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律规定:“新黔首(平民)未习(秦)事”,新地吏应避免过于严苛,不得恶言谩骂、侵辱新黔首,并由长吏督查新地吏的这些行为;新地吏如果“询(诟)詈(骂)新黔首,赀(罚款)一甲;殴(殴)笞,赀二甲”。该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秦王朝(     
A.注重调和地方以巩固统一B.律法兼具严密性和人文性
C.践行外儒内法的统治策略D.重视对官吏的监察与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上农除末”的秦王朝,在严厉打击中小商人,贬黜其社会地位、加重其经济负担的同时,又对乌氏倮这样的大工商业者给予特殊的荣誉和照顾,使之“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这反映秦朝(     
A.经济政策存在内在矛盾B.工商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C.政府措施服务集权统治D.重农抑商政策执行灵活
2023-12-29更新 | 439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有一套山川祭祀体系。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关中七大名山祭祀基础上,又将泰山、嵩山、恒山、会稽、湘山等东方五大名山纳入祭祀体系。其意在(     
A.推动文化整合B.加快统一进程C.扩大统治区域D.优化地方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朝在“道里遥远,山川阻深”的西南,第一次修筑了从“棘道”(今四川宜宾)到达郎州(今云南曲靖一带)的“五尺道”。汉武帝时将这条长达二千余里的干道加宽到一丈,还增修了四条新路。以上举措(     
A.维持了边疆的长治久安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D.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
2023-11-16更新 | 471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史记·秦本纪》所载,秦最早在新征服地区设县是在秦武公时期,整个春秋时期,秦国再无一例设县的记载。至秦孝公六年(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设县31个。秦朝统一天下后,“以郡统县”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得以确立,先后建立了46个郡,一千多个县。秦县数量的增多(     
A.助推了秦发动对外战争B.深受传统地方治理制度的影响
C.折射秦疆域的不断扩张D.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6 . 秦朝建立时自认为水德,“水气胜,故其色尚黑”,所以秦朝的衣服旗帜皆以黑色为尊,并把百姓命名为“黔首”。这表明秦始皇(     
A.用颜色彰显统一格局B.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C.把儒学作为官方学说D.大力推行郡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朝的文书制度的实施方式非常严格和规范。例如:在撰写文书时,官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结构进行撰写。在谏、疏等文书中,官员必须对君主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劝告,但是也必须注意措辞,不能过于直言,更不能有任何的攻击性言辞。这样,官员的言辞和行为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文书制度的实施(       )
A.有利于保障君主决策的科学性B.增强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C.导致了政府行政运行的保守性D.明确了君主和臣子的权利义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时期,官营匠局被要求每年检查、校准他们的重量、尺寸单位及平衡器,所有既定的工具被要求有一样的长度和宽度。匠局或者店铺,以及负责的官员都把标志镌刻或者附加在器具底部,作为他们遵守统一规范的保证。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一举措旨在(     
A.整顿社会风俗B.统一制作规范C.巩固国家统一D.提高行政效率
2023-07-27更新 | 363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下列各项中属于秦朝的历史贡献的是(     
A.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B.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
C.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D.重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秦建立统一集权国家后,蒙恬于公元前215年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公元前213年,蒙恬又取高胭、阳山,并将战国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这些做法(       
A.有助于国家大一统的实现B.旨在维护北部边疆秩序的稳定
C.凸显了农耕文明相对优势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