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民族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贯重视处理民族关系。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三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作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构筑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3)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
2021-11-0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图,下列属于这一朝代的历史事件是
A.党锢之祸B.焚书坑儒C.围魏救赵D.商鞅变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时期,在人多地少的狭乡,其授田通常为一户百亩,甚或更少;但在地广人稀的地区,特别是在南方所谓“新地”,比如洞庭郡,其授田似乎没有限额,且授田税率也较中原为低。这一做法
A.促进了人口大规模南迁B.提高了基层治理的能力
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区域D.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2021-11-03更新 | 297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在国家治理方面留下宝贵经验。

材料三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指户口册)浸坏……至是(780年),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材料四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述其影响。
(2)参考材料三,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两税法。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班固《汉书·楚元王传》

材料二   

表情坚定自信、从容自然的秦俑 一号兵马俑坑


请回答:
(1)从史料学来看,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
(2)据材料二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材料二具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
(3)两则材料充分反映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磅礴气势。就其政治功绩而言,列出三项足以体现其磅礴气势的事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岭南之坳井入嗪版图后,秦始皇设置了岭南三郡。但与内地诸郡不同的是,岭南三郡采用设“尉”不设“守”的特殊形式,“乃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这一措施
A.导致秦王朝二世而亡B.说明岭南地区政局不稳
C.是先秦分封制的延续D.不利于现固秦王朝的统一
2021-10-17更新 | 182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加速了秦朝推行暴政的步伐
9 . 有学者指出,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国大一统局面只能在秦汉时期出现
B.中国封建帝国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
C.秦汉帝国的结构是历史发展必然结果
D.秦汉帝国的国家形态得到了历史认同
2021-07-26更新 | 1275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王朝建立后,为进行“穿治骊山”“筑长城”“治驰道”“修直道”“作阿房宫”等浩大的土木工程,及逐匈奴、戍五岭等军事行动,每年供给被征发服役的几百万人的食用粮多达七千万石。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民族交融不断增强B.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C.奉行依法治国思想D.民众反抗意识薄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