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的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驼载胡人舞乐俑B.兵马俑
C.青铜纵目面具D.孩儿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单元教学”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是将整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读。下表是《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目录。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选与民族交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单元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辽夏全元的统治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辽宋夏全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人关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晶盛与危机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请根据“大单元教学”的前提,选取上表中的某一单元,为该单元设计一个主题并对此主题进行解读。(要求;写出主题,主题合理、明确,对主题的解读做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时期,江东犁、铁搭、龙骨水车等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有力地推进了“与水争田”。在丹阳(今江苏镇江境内)的练湖里有横截十四里的长堤,泄去湖水,“取湖下地作田”。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代(     
A.国家赋税制度还有待完善B.治湖营田在江南卓有成效
C.围湖造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D.技术改进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2022-12-2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隋唐两朝统治者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大运河贯通南北,加强了南北物资的调运。到开元时期出现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景象,人口滋生,经济发展,一片繁荣。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据统计,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人口为0.1943亿,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人口增至3.13亿,人口激增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势必造成地价上涨和粮食供应紧张。当时的统治者鼓励人民到边疆省份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矛盾,到乾隆时期,除推广种植甘薯、玉米,还规定对泰国商船运米来交易,万石以上的免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但由于技术设备没有根本改进,而增加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反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增大了农业成本。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摘编自庞毅《中国清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盛唐时期出现人口滋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中期人口膨胀造成的社会问题,并说明清政府解决此问题的措施。
6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三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1)请列举材料一中“唐初诸帝时代”两个盛世的名称。
(2)材料二中唐太宗盛赞的是哪一制度?该项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请列举一个他统治时期与西南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
(4)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2022-1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水利工程分布图


——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总章二年(669)唐时期全图绘制

材料二   1959年,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经过长时期的论证和准备,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力量。至20206月,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水质量明显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缓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农田水利工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11-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52校联考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一全国以后,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到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发展到高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价越来越便宜。开元十三年(725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州)、齐(州)五钱,栗三钱”。此后直到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随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唐前期的户口数逐渐上升。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有户200余万,贞观初年增加到300万。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多,人口3714万。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户数增至891万多,人口5291万多。这一数字是唐代人口统计数的最高值。经过劳动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耕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据估计,天宝时实有耕地面积约在800万顷至850万顷之间,略高于西汉时的最高垦田面积。

——摘编自陈秀平、欧阳庆芳《隋唐时期农业立法及农业发展状况浅析》

材料二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土地的开垦,宋太祖到宋真宗之间约40年的时间里,新垦土地增长了1倍,达到了约3498万公顷。“土狭人稠,田无不耕”“虽晓确之地,耕耨殆尽”。宋代法律对土地的保护日趋完善规定:“满五年,田主无自陈者,给佃者为永业。”土地的大量开垦和土地权属的确定,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颁行了《农田水利法》,鼓励百姓开垦土地、兴修水利,修复了一些汉唐以来所废弃的陂塘、堤堰、沟渔,农田产量大大提高,农业经济一度繁盛。宋代农耕技术的提高和农具的改进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倾向和人口的增长。

——摘编自杨楚昕《宋代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进唐宋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农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
9 . 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宣慰司、占城稻B.曲辕犁、安西都护府
C.三教合归儒、榷场D.《女史箴图》《千金方》
2022-1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
2022-11-0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