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识宝传说是中国口述传统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传说之一、这类传说内容的核心在于有人能从凡常之物中鉴识出罕见的奇珍异宝。

材料一   识宝传说在唐代非常繁荣。这类传说中,故事经常发生在长安、广州、扬州等地,宝物的持有者多为官僚、富豪,至少是书生之类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识宝者”往往是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等,他们慧眼如炬,识出了“传国宝珠”“破山剑”等价值连城的珠玉珍玩,还不惜重金买宝。

——摘编自程蔷《中国识宝传说研究》

材料二   明代以来,北方流行大量的“南方人”盗宝、“江西人”憋宝、“徽州商人”夺宝的故事——故事中的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讲述这些故事的北方人背后,无疑是异乡与本地、中心与边缘、对“本业”与“末业”认知差异的折射。这些故事中的宝物,大都是北方农村中本就存在但并不显眼的用物,如山西某地“水脉”幻化的顽石、庇佑河北抚宁风调雨顺的“金马驹”等。

——摘编自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识宝传说的繁荣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角度概括识宝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明朝时代背景分别进行分析。
2 . 20世纪末,在印尼附近水下考古发现一艘公元9世纪的沉船——“黑石号”,出土了大量来自唐朝扬州、明州和广州的货物。其中两件瓷器“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是出自宫廷还是民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玄宗时,多贯赐妃嫔和大臣。负责管理赋税的王供“岁进钱宝百亿,便入内库(又称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启官吏向皇帝进贡之风。……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九月,出(售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

——据《旧唐书》

材料二   唐朝“盈”字款的瓷器多为白瓷。“盈”、“进奉”、“翰林”款等宫廷属性明显的瓷器多见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但在西明寺、长安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

——摘编自齐东方《“黑石号”沉船出水器物杂考》

材料三   大历元年(766年),代宗生日,“诸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肃宗、代宗以后,进奉者多以节度使为主,德、宪二朝进奉的区域集中于东南江淮诸道。

——项坤鹏《“黑石号”沉船中“盈”、“进奉”款瓷器来源途径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这两件瓷器的出处并说明理由。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探究瓷器的出处”这一问题对于研究唐朝历史有何具体价值。
2023-04-19更新 | 700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唐]杜甫《遣兴五首》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唐]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唐]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

——[唐]元稹《竞舟》

材料二   唐朝体育运动被人们视作游戏,如“象戏”“水嬉”“武戏”“竞渡戏”“蹴鞠之戏”等。上流社会热衷于击球、田猎、围棋、投壶,中下流社会流行郊游、蹴鞠、角抵、竞渡、水嬉、荡秋千,军中盛行武艺、击球、田猎、角抵、拔河,道士们好引导行气养生之术,和尚们则喜爱围棋和练武,等等。受到中国古代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体育运动往往在于荣誉感的满足。

——摘编自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

材料三   古代希腊,人们普遍推崇高大、健美、强壮的体魄和灵巧矫健的运动,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由崇拜力量到崇拜体现力量的完美肉体是希腊民族精神的主要表征……而且还由主要对体力的崇拜发展到对更高层次的力量表现-知识、智慧、技术的崇拜。”体育运动的练武、健身功能受到希腊奴隶主统治者的重视。最初,古希腊体育竞争的最终目的,也主要在于获得荣誉,一顶戴到胜利者头上的橄榄花冠,象征了个人的荣誉及其所属城邦的光荣。后来,获胜者渐渐不愿再满足于精神上的荣耀,物质欲望悄悄渗透进体育竞技中。

——摘编自王岗、田文波《穿越历史的目光:中西体育文化之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诗中反映出的“体育”方面的价值追求。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和古希腊时期体育运动的异同,分析唐朝和古希腊崇尚体育运动的共同原因。
2023-07-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唐时期,敦煌是唐军的军事指挥基地、粮草供应基地和补给站。武则天采取“所有田业,官贷种子,付户助营……课役具免,复得田苗”的措施,使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手工业也迅猛发展,行业种类齐全,分工细致。在西突厥投降后,“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敦煌的交通更为畅通。敦煌地区不仅有西域商人的聚落,沿途还有不少供过往商人打尖住店的驿站。在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繁荣发展以及中外贸易兴盛的基础上,敦煌的商业贸易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城内店肆林立,有了专门的行市划分。大量的商人汇集于敦煌,使敦煌这个以中转贸易为特征的国际商贸城市空前繁华,出现了“兴胡之旅,岁月相继”的景象。

——摘编自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外来商品辑考》

材料二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从河陇地区(今敦煌、武威、张掖、酒泉等地)抽调大量精兵回师平叛,造成这一地区兵力空虚,吐蕃趁机攻占了该地区,唐朝与西域的联系也因此被彻底切断。吐蕃在占领地区推行部落制度,为防止民间反抗,尽收民间铁器,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敦煌商业贸易的明显衰落。

——摘编自韩国磐《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敦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唐朝时期敦煌社会经济兴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