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其中363号墓葬出土的《论语》郑注,其文本最后有“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状”字样。184号墓出土的《论语》郑注共4件内容有重复,但笔迹不同。其中,第三件文本末记“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这反映出唐代(     
A.“四书”地位逐渐上升B.书院教育在边疆的发展
C.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D.边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2 . 读图,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文物存在关联,其依据是唐代(     

   

A.中华文化辐射范围较广B.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控制
C.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D.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
3 . 近年在西安市长安区出土了唐代将军史善应墓。其墓志载:“(史善应)曾祖缬杰娑那可汗,祖乙史波罗可汗,父褥檀特勤,隋开皇中因使入朝,值本国丧乱,遂留不返。隋文帝授上柱国,封康国公,君(史善应)即第四子也”。材料可说明隋唐时期(     
A.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密切B.门第观念影响广泛
C.族际流动与文化的整合D.羁縻政策效果明显
2023-03-17更新 | 130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札记》《左传》等给吐蕃。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     
A.实现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B.维护了宗藩关系长期稳定
C.体现了羁縻政策取得明显成效D.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吸引力
2023-02-17更新 | 1872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5 . 如图为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的《客使图》壁画。画中描绘的是来自拜占庭、新罗和靺鞨的使者在唐朝官员带领下准备进入会见场所。此壁画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A.民族关系稳定和睦B.绘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文明影响力的强大D.太子专门管理外交事务
6 . 自古以来,边疆、民族治理思想便与社会思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夷夏意识产生以来,“夷夏之辨”便成为主导和决定边疆理念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质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各族群之间的现实竞争。春秋时期,孔子把区分夷夏的标准由血统改为礼术,从而使传统观念中不可跨越的夷夏之别具备了松动的可能,使得夷夏之间的互转成为可能。孔子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礼记·曲礼》云:“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孟子亦称:“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

材料二   随着新儒学整合的不断深化,董仲舒的边疆理念表现出强烈的“有为”倾向。董仲舒提出了“王者爱及四夷”的观点:“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四夷亦属天下、万物的范畴,王者有爱其之权利,亦有爱其之义务。爱及四夷,体现了身为王者主动施爱于四夷的积极心态。至汉武帝之世,华夏族群即将完成最后的整合与重建,爱华夏于内的任务基本完成,爱及四夷成为新的时代使命。董仲舒所强调的“大一统”思想,即“《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是其边疆观念的理论基础,与汉武帝的政治需求有着高度契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宝龙《秦汉新儒学转向与汉武帝边疆思想体系的构建》


(1)概括先秦至汉代儒家的边疆思想倾向的变化,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政治实质。
(2)说明董仲舒边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3)从魏晋至清中叶任选一个时期,试举一例说明社会思潮对边疆或民族治理的影响。
7 . 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了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的见闻:“(唐文宗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节,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并且出现了“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这样的现象。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     
A.社会风气开放B.民族交融发展C.民众生活富足D.中外交流频繁
8 . 唐代先后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以弘化公主为开端,中间经历文成、金城公主的巅峰,以宁国、太和公主等黯然终结。这一过程反映了(     
A.唐代民族政策照搬汉朝B.唐朝中央政府的边疆管理日益稳固
C.王朝兴衰制约民族关系D.先进文明吸引力是和亲不断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下列突出反映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对东突厥降众实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政策
B.要求臣下“广开耳目,求访贤哲”
C.大举征伐高丽
D.与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10 . 这是某碑文内容(部分):“大蕃圣神赞普可黎可足与大唐文武孝德皇帝(唐穆宗尊号)和叶社稷如一统,立大和盟约,兹述舅甥二主结约始末及此盟约节目,勒石以铭……彼此虽有怨隙,问聘之礼,从未间断,且有延续也,如此近厚姻亲,甥舅意念如一,再结盟誓。”上述盟约内容(     
A.是文成公主入藏的见证B.消除了唐蕃之间的纷争
C.延续了唐朝的盛世局面D.符合唐蕃社会发展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