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入唐以后,“中华”-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名号。这意味着“中华”称谓(     
A.源自于地城文化双向交流B.是当时胡汉冲突之下的产物
C.见证了民族深度交融发展D.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2 . 盛唐时期,妇女流行穿戴金锦浑脱花胡帽、卷沿翻毛花胡帽以及翻领胡服与金锦小蛮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盛唐经济的发展B.生活习俗的汉化C.民族交融的加强D.胡汉观念的淡薄
2023-03-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唐蕃民族关系简表

时间

皇帝

事例

贞观十五年(641年)

唐太宗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迎娶文成公主,带去蔬菜种子、药物及有关生产技术的书籍等。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唐高宗

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祭昭陵,唐高宗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册封西海郡王。

景云元年(710年)

唐中宗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迎娶金城公主,中宗赐锦缯伎乐等物,金城公主促成唐蕃双方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立碑分界。

长庆三年(823年)

唐穆宗

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又称舅甥会盟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上表主要反映了(     
A.唐朝奉行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B.唐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良好局面
C.唐蕃友好关系逐渐形成与发展D.唐朝已在西藏实行有效行政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了唐朝(     
贞观四年(630年) 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颉利可汗,后追封为归义王
贞观十四年(640年)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贞观十五年(641年)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A.对外交往的主导性B.社会治理的广泛性
C.专制集权的制度性D.民族政策的灵活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唐六典)记载.唐朝的鸿胪寺具有“凡四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的职能。这表明.唐朝鸿胪寺
A.专职负责国内民族事务B.负责开拓海外商业贸易
C.例重管理全国范围宗教D.掌管安排外来宾客事宜
2022-01-1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