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D.开放的社会局面
2024-01-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中国历史》B卷
2 . 唐德宗时,回鹘曾因助唐平史朝义之乱,便恃功“不修蕃臣礼”。贞元四年(788年),唐德宗许咸安公主与之,回鹘可汗“礼甚恭”,并说“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这一变化说明唐代(     
A.加强了对回鹘地区的管理B.天下共主的局面促成国家大一统
C.注重与周边民族的交流D.少数民族政权威胁中原王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 “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如唐高宗时期靺鞨人李谨行出任右卫大将军。据此可知,唐朝时期(     
A.中外贸易交流频繁B.民族政策较为开放C.世家大族走向衰落D.边疆治理趋于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唐王朝根据自身的社会层序结构,各民族也根据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文化水平,分别对外来文化做出遴选和抉择”。据此可知,唐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       
A.突出中外文明差异B.全盘否定加以排斥
C.兼容并蓄摄取改造D.不加选择一概采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6 . 唐太宗时的国家雅乐包括龟兹、疏勒等西域多地的乐曲;西域也多有擅长唐人乐舞者,如曹国的曹保擅长弹中原琵琶,安国的安万善以吹奏唐人筚篥而闻名。这体现了当时(     
A.移民活动频繁B.音乐登峰造极C.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深D.政治秩序稳定
7 .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学习资料卡片,可以主要用来研究(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孝文帝改革
朝代:唐朝
人物:骨力裴罗
事件:被唐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
A.民族交融B.国家统一C.对外交往D.经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唐诗人元稹《法曲篇》云:“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白居易《时世妆》云:“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唐传奇《东城老父传》云:“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这些主要体现出唐代(       
A.城市经济发展繁荣B.多民族交融的趋势
C.胡汉矛盾得以解决D.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9 . 2001年,偃师出土的初唐崔大义夫妇墓中随葬了41件陶俑,其中40件都是汉人穿着紧袖衣服或胡服的;2010年,西安出土的初唐蒋少卿夫妇墓中随葬了27件陶俑,有26件陶俑穿着窄袖服装,有4件风帽俑更是外披窄袖曳地披袍,内衬窄袖齐脚长袍。这表明,唐代初期(     
A.异域风俗已被普遍接受B.游牧部落间交流频繁
C.胡汉生活观念日渐趋同D.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10 . 剧作家田汉曾写过一部剧本,里面讲述了一位美丽端庄、智慧勇敢的唐朝女子,带着其父“利乐吐蕃人民”的宏愿,把文化作为嫁妆,克服了思亲念家之情,踏过迢迢万里险途,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剧中女子人物形象的原型为(     
A.王昭君B.文成公主C.武则天D.金城公主
2023-10-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