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的地方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隋朝正式确立的一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下。办事流程如下图漫画所中。


材料二   (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这一机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漫画反映的是隋朝创立的哪一重大政治制度?请再举出隋朝的重大制度变革一例。
(2)材料二中的“行中书省”开始设置于哪个如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采取材料二中措施的目的。
(3)材料三中的“这一机构”指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何认识?
2 . 2017年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了《燕然山铭》石刻(图),该石刻可以佐证(       

A.秦朝蒙恬收复河套并修长城B.东汉窦宪大败北匈奴并记功
C.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祭拜祖先D.元世祖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
2024-03-22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如图古代元朝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A.行省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B.统治模式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C.边疆与内地管理呈现出一体化D.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2024·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B.新疆地区开始接受中央的管辖
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
2023-10-28更新 | 649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正是得益于这个郡县制,中国的国家形态才具备了逐步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到了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秦王朝之时,功不可没的郡县制更是全面取代了分封制而成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坚实根基。

——摘编自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

材料二   某学生在学习汉朝历史时所作思维导图局部

材料三   元世祖朝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和半固定化行省分沿用金行尚书省和蒙古国燕京断事官二模式,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军事需要。世祖末成宗初,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元行省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官府体制。行省普遍设置,有确定的辖区范围(相当于金朝一两个路),宰执衔撤销和群官负责制的形成,兼领军民和不定期迁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述论》

(1)材料一中“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在商代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思考,郡县制对比分封制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AB所代表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形成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发展的趋势。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

——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王朝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加强边疆治理的措施与影响。
2023-11-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秦朝形势图

   

图2西汉初局部形势图

   

材料二 图3唐朝前期疆域

   

材料三   (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指出图1所示政治制度,说明图2所示制度导致的后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图3边疆治理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
2023-11-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宋代精神文化也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两宋在其三百余年间,始终受到来自北方民族国家的环伺紧逼,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现实威胁,故而民族意识应时而起,构成宋代文化的强烈底色。也因此,宋代文化注重实用,从根本上关注人怎样生存发展、国家如何安宁强盛。……总之,宋代的文化与科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摘编自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的特点。结合宋代科技发展的具体史实,举两例说明宋代科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元代管辖吐蕃地区和琉球的机构名称。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       )
A.宣政院B.中书省C.行中书省D.理藩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严格实行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政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出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当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其次是权力集中。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元朝行省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变”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行省制度的双重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并分析其意图。
(4)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除了元朝的行省制,还有哪些地方制度?
2023-06-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