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秦汉时期知识要点。可知该同学学习主题是(     
时间事件
秦始皇时期设桂林郡、南海郡、象郡
汉武帝时期置校尉, 屯田渠犁;设置河西四郡
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
A.边疆开发治理B.统治政策延续
C.监察机构变革D.文化交流传播
2024-02-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货币不仅是流通和交换的媒介,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西汉建国后,就如何铸币、由谁铸币、铸造何种形制大小的货币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五铢,大历史

材料   汉初经济凋敝,为增加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汉高祖刘邦打破秦朝铸币权的统一,“令民铸钱”。文帝时,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因“吴邓氏钱布行天下”而“富埒天子”“财过王者”。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开始了反击匈奴的战争。在此期间,先后六次进行币制改革。公元前118年,诏令各郡国铸“郡国五铢”,钱面篆书“五铢”二字,重如其文。但郡国五铢钱质量低劣,民间盗铸之风盛行。公元前113年,“专令上林三官铸”,禁止郡国和私人铸钱。三官五铢钱铜质紫红细腻,整体精致光洁,外廓坚挺匀称,“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从此成为流通全国的统一货币。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五铢钱不仅成为西域地区统一使用的货币,也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流通使用的主要货币,发行数量大、分布范围广。此外,五铢钱所展示的文化艺术,如文字、形制、币材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等,很快被各国熟识、欣赏、模仿乃至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摘编自石俊志《五铢钱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以“五铢钱与汉王朝的面孔”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 河西汉塞地区作为汉代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存留了大量简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内容出处
受甲渠君(甲渠地区的边防官员)钱千,出二百五十,买羊一;出百八十,买鸡五只;出七十二,买骆四于;出百六十八,余米七平;出百卅,沽酒一石三斗。《居延新简》
闻羌人买谷民间,持出塞甚众,长史废不为意,未有坐者,务禁防之。《悬泉汉简》
昌武里公乘(爵位名)郭弘,年世七,自言为家私市张掖郡《肩水金关汉简》
出钱四千四百卅买帛十二匹匹三百,口口口千付李卿以至长安市《悬泉汉简》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汉代河西地区存在的商业贸易形式。
(2)根据材料,对汉代河西地区商业贸易发展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4 . 《汉书》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张掖以东,粟石百余(钱)”。公元前27年,这一地区的粮价增至每石三千至四千钱。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A.农业生产力的提升B.王朝更迭战乱不断
C.通货膨胀趋于严重D.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纪录片《河西走廊》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演绎了河西走廊乃至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河西走廊”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A.文景之治B.汉武盛世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世纪初叶,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自命不凡的君主都有一种炫耀狂,使朱棣也觉得有必要把中国国威向海外展示。于是,他命令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武装船团,出发西洋。郑和率领的武装船团,每舰平均容纳四百余人,旗舰和若干主力舰,长一百二十米,宽四十米,可载一千余人。如此巨大工程,没有精密的造船技术和精密的航海技术,无法负担。

郑和下西洋,跟纪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们对国家贡献和东西文化交流,有伟大的功绩。不过,张骞处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而郑和却处在一个幕气日增的时代,所以结局完全不同。

——据柏杨《中国人史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初出现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壮举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通西域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并说明二者“结局完全不同”的原因。
7 . 下表是秦汉两朝政府推行的大规模移民措施,这些移民措施旨在(     
时间移民措施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南“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郡,以50万人谪戍之
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徙五万家于云阳(今陕西淳化)”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卫青逐走匈奴收复河南地,“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
A.增加财政收入B.维护郡县制度C.巩固国家统一D.促进边疆开发
8 . 从公元前120年至公元前111年,西汉政府陆续组织内地人口数十万人迁往河西走廊定居。其首要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B.巩固西北边防C.拓展丝路商道D.促进民族交流
2023-01-1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9 . 西汉对西域的开拓与治理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年降雨400毫米等值线与秦西北边邵位置关系图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图2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军事屯田图

——据郭沫 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编制

(注:年400毫米等值线一般为游牧区与农耕区分界线。突破农耕区的自然界线,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开始于西汉)

材料二     中国的西北边陲古称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亚地区。这里是一个南北西三面环山的区域,只有东边敞开,向东北可入蒙古草原,向东南沿河西走廊可达甘、青地区和富庶的关中平原。这里的许多古老的部落与民族或来自蒙古草原,或来自河西走廊,在此定居之后都以东部的中原和蒙古草原为主要的交流和发展方向。

葱岭以西的中亚河中地区,由一些山间盆地和绿洲组成,居住着一些经商务农的民族,这里是一个单独的地理区域。由于其西、北两边是干旱的草原与荒漠,活跃着强悍的游牧民族,南边是高山雪岭,为了经商和获得军事上保护的需要,使得这些部族与民族自古以蒙古草原和中原为主要外出活动的区域。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汉王朝对西域开拓与治理”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表述成文)
2023-01-12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如果按历史进程划分丝绸之路的时代,那么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便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这一时代,丝绸之路的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丝绸之路2.0时代包含了中国的明清时期。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点是:陆海并重,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丝绸之路“三个时代”的理解。(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