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东南亚地区发现大量来自汉朝的铜器,以铜镜居多,另外还有容器、炊具、印章、兵器、日常用具和钱币等,且主要见于越南、泰国、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这说明汉朝(       
A.造船技术先进B.实行贸易垄断
C.对外贸易发达D.国力十分强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水陆交通也得到较大发展。当时各种工农业产品,比如驰名中外的丝绸就是通过水陆交通运往海内外的。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大力发展海上贸易,通过对外交往,扬威海外。西汉中期,海运达相当规模,北起渤海湾,南至两广一带沿海均已通航。除了内海,还与海外通航,当时已拥有一定规模的远洋船队。航行活动十分活跃,东至日本,西抵印度半岛南部,南至南洋诸岛,北上朝鲜。

——摘编自夕即《西汉时期的航海业》

材料二   《郑和航海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航海业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航海业与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航海业发展的认识。
2024-02-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考古发现的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四时月令诏条》(简称《诏条》)内容和儒家典籍《礼记·月令》所载基本一致。《诏条》到达西北后,被地方官员书写在交通要道——悬泉置的泥墙上加以宣传。同时,朝廷专派和中(仲)为使者,督察《诏条》在敦煌一带的下达、执行情况。

——摘编自陈业新《中国环境史中的儒家生态意识》

材料二 《大清会典则例》载称,乾隆七年诏云:“《周礼·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任虞以泽事……如果园圃、虞衡、薮牧之职以次修举,于民生日用,不无裨益。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凡资生养赡之源,不可不为急讲……督抚大吏身任地方,所当因地制宜,及时经理……俾地无遗利,民无余力……至于竭泽焚林并山泽树畜一切侵盗等事,应行禁饬。”

——摘编自陈业新《中国环境史中的儒家生态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生态保护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乾隆时期面临的问题及其措施。
2023-07-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757年,乾隆皇帝在彻底消灭了一直在西域地区制造分裂、叛乱的准噶尔部后,乾隆皇帝觉得断归”,所以取名为“新疆”。这块新归的故土最早归属中央版图是在
A.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B.康熙皇帝设伊犁将军
C.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2022-01-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