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自由民捕获逃亡奴隶应归还其主人……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同时,将奴隶视为奴隶主财产的一部分,侵犯了这部分财产权亦受法律的严惩。还规定:“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3条规定:“如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应缴纳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可见,奴隶在社会上不能与自由人平等,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阶级属性也是昭然于世。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补充和后五表的补充等。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它“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具有“平等性”;它在条文中明确“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以“仅在双方不能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对“同态复仇”加以限制,体现了对个人“生命权”的尊重和司法执法机制的灵活性和审慎性。

——摘编自刘招静《<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起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内容的相似性及其实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阿斯兰遗址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其第VI期早段(公元前3400—前3000年)发掘出大型建筑群,被过道分为两部分,各有一座小型神庙和多个储藏室、庭院、走廊、行政管理场所和贵族居室等,过道等位置残存有精美的壁画装饰。这可用来研究(     
A.早期国家演变进程B.王权与神权的关系
C.区域文明交流状况D.商业贸易发展水平
2024-05-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综合下列该法典中关于牛的条款,可推知在当时的两河流域(       
第241条如果一个人把一头牛作为(债务)抵押物扣押了,他应该称给(牛主人)三分之一斤银子(作为牛价)。
第246条如果有人租用公牛,并且打断它的腿或者切它脖子的韧带,他将用公牛赔偿这个所有者。
第271条如果自由民租牛、车辆与车夫,每日应付(主人)谷一百八十卡。
A.农业发达,牛的用途多样化B.商业繁荣,牛作为货币广泛使用
C.信贷活跃,私有财产得到保护D.管理规范,各类官员分工明确
2024-05-14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汉谟拉比法典》并非是一部全新的法律,而是将王国内相互冲突的法律惯例、习俗和法官的裁决结合成一个单一的法律体系,并以此来调节社会秩序、这表明该法典(     
A.宣扬了君权神授理念B.重视法律理论体系建设
C.致力于维护国家稳定D.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2024-05-14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从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人迁入两河流域河谷地区,与本土居民融合在一起,逐渐确立了统治地位。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两河流域(     
A.原始农业发端B.种姓制度出现C.法老权威确立D.城市国家形成
2024-05-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巴比伦时期,在私人农业经济领域,纳第图女祭司、商人塔木卡及政府官员均投入土地买卖、经营,以各种形式的租赁制、合伙制开发利用土地,甚至出现了土地职业管理人及责权利明确的雇佣劳动。这说明古巴比伦私人农业(     
A.维护私有者经济利益B.尝试多元方式经营
C.呈现超强商业化趋向D.重视提高经济效益
2024-05-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实现了对马的驯化。现有考古资料显示,家马最早驯化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地区,包括中国黄河流域在内的多个地区也较早完成了对马的驯化。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世界上最早使用马拉战车的是(     
A.苏美尔人B.印欧人C.埃及人D.日耳曼人
2024-05-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丰沃的冲刷平原上,公元前8000年左右,陶器、纺织品开始出现,固定住所(非帐篷)、有组织的村落也已形成,天文、历法、数学已较为发达,书写文字开始逐渐被人们发明运用。材料意在说明当时两河流域(     
A.种姓制度确立B.原始农业萌芽C.国家统一完成D.文明曙光显现
2024-05-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NT20)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大比拼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根据法典条文,古巴比伦社会的奴隶区别于自由人的身份为一种特殊发型,如果理发师私自改变他人奴隶的特殊发型,将被割掉手腕,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奴隶发型才无罪;欺骗理发师剃掉他人奴隶发型的人,将会被处死。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     
A.奴隶买卖频繁增添经济活力B.法律兼顾集体与个人利益一致
C.立法保护奴隶主的财产权利D.法律普遍适用于各个不同阶层
10 . 下图是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其中,⑤所代表文明的显著特点是(     

          

                                           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
A.河水定期泛滥带来充沛的水资源并肥沃了土壤
B.形成了城邦,成年男性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数字“0”的概念
D.颁布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024-05-1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