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古巴比伦的泥板文物中记载,一个名叫伊阿.鲁.巴尼的人,因自己在城区的一处土地被无故剥夺而提请诉讼,汉谟拉比亲自裁决后,指令当地总督归还土地。这一记载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     
A.土地集中程度高.B.司法程序不严谨
C.社会秩序较混乱D.保护土地私有权
2022-07-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记载了众多关于“大洪水”的故事,其内容与其它地域早期文明的洪水传说非常相似。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该区域发现了厚约3米的“淤积层”,为证实“大洪水”传说打开了突破口。这表明(     
A.两河流域是古代农耕文明发源地
B.历史记载必须经由考古发现证实
C.传说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真实
D.世界各地早期文明发展轨迹相似
2022-07-09更新 | 423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摸底测试(高三零诊)历史 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苏美尔铭文记载,萨尔贡一世之子里木什从乌尔等地俘虏了5460人,从卡扎鲁俘虏了5864人,从阿达布俘虏了14576人。当时的土地买卖文书中,提到地价不仅可以用银、大麦和其他实物支付,也可以用奴隶支付。这些现象说明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早期掠夺与经济活动存在双向推动
C.经营方式灵活多样D.中央集权体制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4 .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人类学家发现,“大洪水”是世界多个民族的共同传说。《山海经·海内经》中有“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

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创始人,王国维以实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顾颉刚先生认为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禹”这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禹”的定义是“禹,虫也”,因此,“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

遂公盨【xǔ2002年在海外文物市场上被偶然发现】是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内底铭文1098字。首句的“天命禹敷土,随山壑川(天命禹平治水土,凿山以疏流)”是目前所知关于大禹治水的最早记录。

北宋沈括言“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光秃秃)矣”。“除河北备边之外,民力可用者惟东至登、莱(山东地区)西至秦、凤(陕西地区),南抵淮泗(淮河流域)而已。此数十州者,中土之根本,不可不惜也”。两宋时期的北方局面,使无论是北宋的“引黄北流”的治河方案还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以水代兵”的军事防御方案,都未取得有利民生的结果。

——摘引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自至元元年(1264年)起的近20年间,黄河以北的各路府州都有大水记载。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河北河南廉访司报告说“大抵黄河卧槽之时水势似缓,观之不足为害。一遇霖潦,湍浪迅猛。自孟津以东,土性疏薄,兼带沙卤,又失导泄之方,崩溃决溢可翘足而待”。元代运河走向与黄河夺淮正好是互相交叉,如何使黄河泛滥不影响到运河,这非常重要。

——摘引自韩茂莉《一条河贯穿了一个文明的进程-黄河历史上的六次改道》


(1)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于西亚、北非。说出两地古代文明的相似处。
(2)利用上述材料,说出你对“大禹治水”的理解。如何看待“古史辨”派提出研究东周以前的历史“宁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泛滥改道的原因。为什么说“河运”关乎“国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美尔神话记载,由苏美尔主要神祇组成的议事会讨论城邦统治者的人选,并授权该人代替城邦神管理城邦事务:当神祇议事会认为该统治者已经无力掌控城邦时,他们在讨论后也有权废黜该人,另立新人。这一神话记载(     
A.折射出对原始民主制的缅怀
B.印证了希腊文化在西亚的传播
C.表明苏美尔城邦的规模较小
D.说明苏美尔存在严格的等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