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的考古队,对苏美尔文明时期的古城乌尔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文物,展示了历史鼎盛时期的苏美尔文明曾经达到的辉煌。下列物件不属于乌尔王陵出土的是(     
A.B.
C.D.
2 . 文字是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的最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美尔人的遗物中,文字是最惊人的发现。在很古老的年代,苏美尔人的文字似乎就已非常成熟。这些文字不单已够宗教、商业之用,而且还作成诗文,表达极其复杂的感情及思想……苏美尔人留于泥板上的文字,以其笔画若楔,故称楔形文字。在出土的泥简中,其所记载的内容,种类极其浩繁,有官文书、私文书、宗教记录、文学作品、法庭判决和流水账簿。

埃及的古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一个观念,用一幅图画来代表。例如房屋,埃及人叫 per,表示per便画栋房子。有些观念,因为太抽象画不出,于是便只有会意。会意所采用的符号,有的是基于习惯,有的是基于少数人的创造,多数人的跟从。由会意所形成的文字,叫会意文字。埃及属于会意文字的,例如,以狮子的前半部表示“权威”,以黄蜂表示“忠诚”等。沿着这条路线发展,有些无法以图画表示的观念,凑巧和某些用图画表示的声音相似,于是遂有假借。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材料二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象形、指意、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通过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摘编自《殷墟甲骨学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楔形文字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分析出土泥简的历史价值并用一句话说明楔形文字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构成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作用,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甲骨文和泥简记载内容的差异。
2022-09-0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大约公元前3500年,也就是5500年前,人类文明出现了两大发源地: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和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我们若要确认他们之中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产生地点,最具说服力的是
A.对文献记载的甄别考证B.对古代神话传说推测演绎
C.文明成就影响世界范围D.对考古文物的鉴定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乌鲁克、乌尔是先后在平原称雄的苏美尔城邦,尼尼微、巴比伦则渐次成为当时周边世界的重要贸易中心,这些地区考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用楔形文字写就的泥板文书,其中多数是与商业贸易、管理活动有关的。这种状况利于(     
A.两河流域民主政治确立B.确保西亚文明的连续性
C.西亚文明的发展与传播D.西亚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图1、图2所示为《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两份文本(泥板文书)残片。这两件文物(     
A.体现了楔形文字的推广B.反映了西亚文化的流传
C.见证了古巴比伦的强盛D.还原了乌鲁克王朝历史
2024-01-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末历史试题
7 . 文物说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将以下文物的编号与图中的字母所在文明区域进行搭配。
文物序号
图中字母
(2)如果要研究文明区域的政治制度,以上哪两种文物最具价值?
(3)在众多文物中,文献和实物史料性质兼具的是:________。(填编号即可)
2023-09-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墙”的历史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墙”的修建与倒塌之间不断轮回。


(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功能不同的墙,对文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标出下列墙在下图所处的位置空间。(填字母)
A.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国王命人修建城墙
B.公元前27世纪法老命人营造防沙墙
C.公元前13世纪迈锡尼人所建造的防御墙
D.1961年修建的柏林墙
E.15世纪印加人所筑长城
F.2003年修建的印巴边境的“隔离墙”

在中国近代,“墙”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   1912年,《真相画报》对上海拆除旧城墙一事大加赞赏:

上海租界六通四辟,车水马龙,毫无障碍,唯县城闭塞,有同圈禁,不独贻笑外人,对于我国民,亦有种种之妨害。交通既形不便,空气定多秽浊,吾民何辜,受兹苦恼。……真足为新世界新人物之纪念。


(2)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时期拆除旧城墙的原因。

材料二   1912年,《真相画报》关于是否拆长城的评论:

历代以之限西北戎马之足,匈奴……等族,皆有所畏慑,不能越雷池一步。前清自辽左入主中原……二百余年,北方无烽燧之警,今更五族一家,共为同化,此城遂同虚设……。而与其拆之而劳民,不若存之以为考古之资料。埃及之金字塔、罗马之千里石渠,合之长城,同为地球上最伟大之古物欤。


(3)根据材料二说明,杂志编者从哪些角度陈述了他反对拆除长城的意见。
(4)美国总统曾对柏林墙的修建表示“墙比战争好太多了”,柏林墙的修建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单选)(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D.殖民体系的瓦解
(5)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历史上“墙”的修建与拆除的看法。
2023-04-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成果表明,亚述帝国留下的浮雕作品几乎全与军事有关。公元前950年左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骑兵在亚述帝国发展起来,亚述人具有长期饲养和使用马匹的经验,率先发明了马缕,后来又发明了马鞍,亚述当时有领先于各国的冶金技术,打造了大量铁制兵器并普遍装备军队,此外,铁犁,铁锄、铁锹在农耕方面也得到广近应用,加之完善了水利灌溉技术,谷物生产和今朝量的增加为国家设置大量常备军和长期征战提供了充裕的给养条件,亚述人生活的两河流域北部,自然环境远比不上尼罗河流域,对外掠夺获得财富成为国家的军事理念,“政府就是武力的别称”,生产是服务于对外战争的需要的。

——摘编自徐《暴力的艺术——亚述帝国的兴亡

材料二

亚述帝国的萨尔马那萨尔三世(公无前858—前824年在位)北上击败了乌拉尔图、南下征服了巴比伦,随后准备打通一条去往地中海的叙利亚走廊。叙利亚各邦被迫联合起来,对叙利亚有较深影响力的以色列,成了抵抗者盟主,负责领导由12小邦拼凑而成的联军,公元前853年,亚述军和联军在叙利亚北部相遇,并持卡塔尔里亚尔河谷附近的冲积平原作为决战场所,通过萨尔玛那萨尔后来命人雕刻的碑文表明,亚述人在这场大战中笑到了最后。不过亚述大军并没有迅速兼并整个叙利亚此部,而是在此后的几年里徐徐图之,

——摘编自米南德(卡塔尔里亚尔之战:惨遭亚述帝国屠夫的古代犹太盛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述帝国崇尚对外扩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塔尔里亚尔之战亚述取胜的条件,并说明此战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