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美国作家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中写道:“当预期中的大丰收没能实现时,地方官员奉命加强搜索被藏起来的存粮。在1932年11月的一场演讲中,斯大林认为农民故意阻挠他的集体化方案,借以挑战政权的威信。”这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威信B.阻碍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
2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粮食大量出口,甚至在大饥荒的1933年,粮食出口量不降反升,而政府却大幅提高日常消费品的价格。报告显示,当时的1美元可以在波兰购买1.3千克~1.8千克黄油,可以在法国购买600克~750克黄油,而在苏联只能购买250克~400克黄油。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斯大林模式”已经确立B.遭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C.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D.政府设法解决工业化资金
3 . 1948年,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率先实施“包产到组”,集体农庄把耕地、农具和牲畜固定承包给生产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承包地上的整套农活,单独向国家交售农产品,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这一做法
A.强化了斯大林经济模式B.随后得到大规模推广
C.制约了苏联农业的发展D.挑战了固有经济理论
2021-11-28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届高三11月全市联考历史试题
4 . 1922 年初,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教育计划,截止到1925年,政府建立了19000多个“扫盲中心”,并且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苏共15大则将扫除文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到1938年,四年制基础教育学校网覆盖整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城市儿童提供的七年制高级学校也组建起来,四年制和七年制的学校成了苏联教育体系的基础,十年制学校也大量出现了。这表明苏联(  )
A.教育体系的建立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B.教育体系的建立主要服务于政治改革
C.扫盲教育政策是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D.教育体系的建立超前于苏联工业化
2022-03-18更新 | 43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渭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5 . 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妥协,是苏俄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其原因引起史学家的极大兴趣,以下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缺乏配套的系统的政治改革B.缺乏相应的立法保障
C.受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影响D.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6 . 1935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废除粮食、面粉和去壳的粮食配给制,并发布由“国营的和合作社营的商店普遍广泛地出售粮食和其他产品”的法令。这可以用来说明苏联
A.政府重视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政策逐渐走向终结D.工业化期间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7 . 英国学者梅格纳德·德赛指出:“苏联用20年时间实现了资本主义国家花100年时间才实现的国家工业化,使它赢得了尊重。它成了亚洲和非洲一些新的解除殖民统治的国家学习的榜样。”这说明苏联模式
A.是第三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为落后国家探索工业化提供了借鉴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开创了一条实现工业化的正确道路
8 . 有学者在研究苏联某一政策引起的许多争论时指出,“他们不去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许多人引以为据的常常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于是“该政策在出现一系列‘问题’之后被终结了”。该学者意在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下的特殊产物B.缺乏理论创新是新经济政策中止的重要原因
C.斯大林体制因完全脱离苏联实际而最终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激烈的思想和社会动荡
9 . 1929年起,苏联设立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外国技术力量的引进和利用,与外国签订了70多项技术援助和咨询协议,并派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美进修,招聘大量外国专家和技术工人。这些做法
A.扩充了新经济政策的范围B.旨在扩大苏联的国际影响力
C.促进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0 . 苏联“一五”期间,各种发明和合理化建议约50万件(条),由此而节约的资金仅在重工业领域就达10多亿卢布。“二五”期间,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增加了1倍以上。工资基金在1933年为340亿卢布,而在1937年则已增加到810亿卢布。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激发了新经济体制的创新活力B.提升了工业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C.沿用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D.调动了工农大众的劳动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